第33章 融学思之智,启知行新程(4/10)
(四)顾炎武:经世致用,践行学思价值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同样是践行 “学思结合” 理念的杰出代表。顾炎武目睹了明朝的灭亡和社会的动荡,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必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他提出了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主张学习和思考要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
顾炎武一生致力于对经史子集的研究,同时广泛考察各地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将书本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他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详细记载了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顾炎武通过自己的行动,将学习、思考与经世致用有机统一起来,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关注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三、现代启示:“学思结合” 的多维应用
(一)教育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现代教育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理念为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度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而这一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学思结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增加探究性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例如,开展科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开设科技创新课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科技作品,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同时,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课堂上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