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悟 “多闻慎行”,寻求禄之道(1/11)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在儒家经典《论语》的深邃智慧宝库中,“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一章节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它不仅是孔子对子张关于求取官职俸禄这一现实问题的谆谆教导,更是一套蕴含着深刻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行为指南,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依旧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职业发展乃至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探源:古训深意的层层剖析
子张,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向老师请教如何求取官职俸禄,这一问题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个人仕途发展的普遍关切。孔子并未直接给出具体的求官途径或权谋之术,而是从更为根本的为人处世原则出发,给出了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的教诲。
“多闻阙疑”,倡导的是广泛地听取各种信息,但对于那些自己存疑的部分,不要轻易下论断。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保持审慎的态度至关重要。这就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理论和经验。例如,在古代,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解释五花八门,有基于神话传说的,也有一些初步的观测总结。一个秉持 “多闻阙疑” 态度的学者,在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不会盲目相信某一种说法,而是会思考其合理性,对于那些证据不足、逻辑不通的部分存而不论。像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他在研究天文的过程中,广泛收集前人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和各种相关学说。但他没有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而是对那些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他通过自己长期的观测和思考,对一些天文现象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最终发明了地动仪,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对知识的审慎态度,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面对各种信息,如市场动态、行业趋势、他人的建议等,也应该秉持这种态度,不轻易被片面的信息所误导。
“慎言其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