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读书都为稻粱谋(3/6)
孙元起拿起来,打量了半天,问:“这是什么玩意?”
“您拿着吧。我今晚上再想想,看看还缺些什么,明天和你一起再出去买点。”孙元起把钱推了回去,站起把酒肉拿过来,新买的筷子、碗正合上用处。
长期的传教士生活和白发苍苍的容颜,使得丁韪良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孙元起看着满脸慈祥的丁韪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开始倾诉自己的困境:“刚回国内”,“初到北京”,不通习俗,没有工作,身无分文,无亲无友……总之,核心就是一个词:“没钱”。
虽然院子是昨天才“接手”的,可在孙元起心里,那就是一个“家”。踏进院门的一刹那,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全感。进了院子,先把熟食和馒头挂在树枝上,酒瓶是陶制的,怕摔,放在柳树根上。进屋先把银钱收好,才把书包放在床上,脱下长衫、西裤。
丁韪良问:“你去崇实中学选择教什么?还是‘格致’么?”
“嗬!这个长人可够俊的,真白净!”
明天再出去买些东西,老佟买的东西有些不大合用,比如内裤,没有松紧带,还需要用布带儿扎上;再比如火镰,需要敲打才能冒出火星来。
“多久?这可没准儿,这取决于皇帝陛下的决心和官员们的努力。”丁韪良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看到孙元起满脸愁云,关心的问道:“我的孩子,怎么啦?难道遇到了什么难题?”
“有拜帖么?”门子问。
刚要谦逊几句,丁韪良拉着他的手就往屋里走:“你知道么?中国的小孩子是那么朝气蓬勃,可是进了学堂之后,就变成老学究一样,没有一点生气。等到了青年时期,就是老气横秋,开口闭口‘之乎者也’的。像你这样青春活力的小伙子,在中国学堂里是非常少见的,嗯,至少我还没有看见过。等你到京师大学堂任教之后,你就会赞同我的意见的……”
“去中学任教?”孙元起一愣,被折腾来这个万恶的清朝,还不是因为去中学面试时产生的后果。不过在生存压力面前,这点心理阴影早就烟消云散:“去中学任教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哪里有中学呢?”
“这是当然的,我除了对‘格致’还算精通,其他的都远远不行,会误人子弟的。”孙元起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