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江头未是风波恶(2/5)
还不如直接找熟人捎去呢,省时省力又省钱!
一路无话。轮船在海上漂了近二十日,终于到达日本横滨。孙元起牢记嘱托,趁着靠岸休息的时间,下船把东西送到报馆。有心不带惹祸包刘斌,可同行没有一个会说日语的,又确实非常不便。只好勉强带上刘斌,路上不知警告了他多少遍,刘斌只好答应做回闷嘴葫芦。
听到马君武的话,孙元起气得笑了起来:“台湾得失,无关大局?中日友善,兄弟之邦?笑话!你提到康熙年间沙俄侵略,你怎么不提明代的倭寇啊?告诉你,如果你一直抱着这种想法,三十年后,必是汉奸!”
刘斌也连忙站起来,说道:“这回来,我啥也没说啊,以后报馆被烧、被查封,可不关我的事儿!”说完,随着孙元起出门去了。
“至于英国,一方面它与沙俄在中亚和其他国际事务上有冲突,另一方面它又想染指中国的领土,尤其是藏区。所以,它需要提防。
说罢起身:“吉甫,我们走!”跟马君武招呼也不打一声,径自走了出去。
第四,贵重物品可千万不能交给邮局,丢件率太高;
“至于沙俄,与我国接壤,时时蚕食我领土,不用多说,自然是死敌。为什么日本也是呢?因为日本素来就有通过朝鲜半岛侵略中国的野心。现在朝鲜已经被它吞并,下一步必然出兵东三省,进而是华北,直至全国。如果说沙俄是一次又一次地从我们手中夺走零钱,那么日本则是伪装亲善,骗取我们信任,最后直接夺走我们的钱包!
“怎么不一样?沙俄占了我北方大片领土,可是日本也割据了我琉球、台湾及澎湖列岛,不仅如此,还让我们赔偿军费2亿3千万两白银。现在他们都是图谋我东北,怎么就不一样了?”孙元起诘责道。
比如中日是同文同种的兄弟之邦。民国时期,很多政府官员都是留日学生,对于一衣带水的日本抱有深切的信赖依恋之情,骨子里认为“中日提携,东亚共荣”是理所当然的。比如“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之后,还写诗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我说的是:好、比!”孙元起堵上了刘斌的嘴,继续说道,“好比蒋门神和西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