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从此南飞有鹧鸪(2/5)
种细皮嫩肉的雏儿上门呢!”
“好兄弟!”
“子兴!”
聂帆见他如此,也不好强劝,只好说:“既然是银子,那我帮你拿吧!”
聂帆好奇地问道:“哪句话?”
张泽宇颇为自得地拍拍腰:“银子!”
聂帆接过来时,一只手差点没接住:好家伙!怪不得他说走不动,原来腰上缠着上百两的银子!
“……你怎么不早说!!”
聂帆见他腰间依然鼓鼓囊囊的,就问:“你腰上那是什么?”
至于现在的1903年,孙元起虽然没有调查,基本上可以断定,中国发动机的发展是一片空白。而外国不知研究多长时间,他们的水平光从其生产的大型水面舰艇就可以知道,绝对已经达到非常先进的程度。发动机作为舰艇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理论和制造工艺是国家顶级机密,孙元起这个外人自然难以接触,要想学、要想追赶,谈何容易?何况清末中国的工业基础还是如此落后!
等到聂帆赶上来,张泽宇问:“子远,你怎么也要去北京?”
“给我我帮你拿呗,反正我空着手!”聂帆自告奋勇。
“你怎么头发不长,见识也那么短呢?京城就像你说的那样城大点、人多点?”张泽宇也没去过京城,至于京城有啥好也说不出来,批评过后迅速转移焦点,“再说,雏儿咋啦?出远门,关键不就那一句话么?”
“切!京城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比咱们这儿城大点、人多点么!兄弟我是担心你这个初次出远门的雏儿,别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聂帆一脸鄙视。
在此过程中,也并非没有利好消息。
等真正着手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架飞机的产生,除了表面上的设计与制造,必须还要深深地植根于两门高精尖的学问,流体力学、发动机。
“不!”张泽宇非常坚定地说出一个字。擦完汗,才解释道,“我还能走,就是身上带的东西太多,有些沉!”
张泽宇搂过聂帆的肩膀,边走边说:“咱俩是兄弟,功劳何分彼此?对了,子远,你一起来,怕是也想到京城看看吧?”
接着聂帆就满头冷汗地看着他从怀里往外掏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