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君从何处购此本(1/5)
说到这里,杨守敬手指轻轻叩了叩桌面,说道:“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是人生一乐,何况有束脩等口腹之奉乎?文忠公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现今,吾等先生之薪水已然丰厚,毋须再添。学子远道赴京,或不免饥馑,增之可也!”
回到学校,春节也来了,又是一番忙碌。孙家鼐、张百熙、丁韪良、康格等亲朋好友自然要拜访,学校里面留守的老师、学生也要包红包慰问一番。
孙元起倒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摩挲着微有胡茬的下巴:“要不把这些建筑单独建在校园一角,离其他人稍微远些,一起上课,但平时接触较少,或许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孙校长,你带回来的那些西文书是不是也要单独放?”作为图书馆馆长的王国维乘机插一句话。
说到学问,在座的各位大师硕儒可以横扫一切。说到赚钱,大家就都沉默了。孙元起离开的大半年间,主持校务的张元济可算彻底明白了,除了依靠捐助,这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相反,老师薪水、学生补贴、校工工资,都需要学校支付。也就是说,孙元起每年都要往里面扔近十万两白银。感情孙元起每年往国外跑几个月,那是化缘去的。
一抬眼,发现老赵带着景行、景范两个小子还跪在后面呢。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百万两白银,岂不是要当三十年的清知府才能捞到?哪国洋人会那么财大气粗,一口气捐出那多钱!
“经世大学要培育出大师,一些条件是必须要具备的,比如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这是今年的重要财政支出方向。并且本年度可能会有英国的一些学者、留学生过来,住宿、饮食、学习场所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一些建筑待天气回暖就要动工了。”
孙元起似乎明白了大家的想法,展颜一笑:“刚才诸位先生都说得很好。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些美好的想法逐步实现。我知道,大家比较担心学校的财政问题。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到账一笔近百万的美元捐款,折合成白银有一百余万两。因而,财政问题不再是问题!”
在老佟去世后,老赵一直以“孙府管家”、“头号忠仆”自居。早先,还管孙元起叫“先生”。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