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都是为了地方(1/4)
陈燮一听这话,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张瑶当过官,现在又是本地乡绅,他对这些当然很熟。“张叔,那我去还是不去?”
难道说,孙国桢没拿联合商号的好处?这不能够啊!再一想,这个巡抚太坏了,这次发帖子的是自己,回头这笔账肯定算自己头上,谁都会怀疑这是他跟孙国桢商量好的。还有一个,万一大家都拿陈燮当借口,表示回去出钱打井抗旱,反过来请政府补贴。这不是没吃着羊肉落一身骚么?还指望这次劝捐之后,自己能落下三瓜两枣的。
“地方有难,张某义不容辞,认捐粮食五百担,银一百两。”张瑶不慌不忙的开口,别人怕这些官,不敢得罪,他可不怕。有进士功名,那就是防御加成的护身符。
也就是在这一刻,陈燮开始注意到一个问题,如何引导这些人走上自己想让他们走的道路。这个题目很大,陈燮根本就想不清楚,只能慢慢的摸索,慢慢的引导。
就在这一刻,陈燮一度动摇了,是不是要为这些人守住登州呢?很快陈燮又放弃了,理由很简单,这些人虽然混蛋,但却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只能说,这个时代太烂了。
“燮愿随张叔尾骥,认捐粮食五百担,银一百两。”陈燮赶紧跟上,其他人见状,纷纷跟着就按照这个标准来捐。不一会的工夫,只要跟联合商号有生意来往的,都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往下稍微调整一些。其中代表就是钱不多等人,都是认捐粮食三百担,银五十两。接下来的其他人,就没这么大方了,多的三百担粮食,少的五十担。
张瑶笑道:“去还是要去的,所谓县官不如县管,登州地面上,王大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你一个年轻后备,怎么都轮不到你来当这出头鸟。再者,此次不过是今年首次劝捐,老鼠拉木楔,大头在后。如灾情不能缓解,类似的事情今后有的是。”
王廷试还在迷惑的时候,孙国桢已经继续道:“数日之前,本官微服出访,沿途旱情初现,民为之愁苦不堪。行至一处名为张家庄处,却见另外一番风景……”孙国桢口才不错,娓娓道来,总的意思就是,我发现一个地方,人家怎么怎么做的?
王廷试很满意,孙国桢很无奈。陈燮很不屑,这些地方土豪劣绅,登州财富,九成在他们的手上,竟然在这个时候都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