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3/6)
两人在后院坐了一下午,宋春临讲的口干舌燥了,才把什么科举制度给解释清楚。
“简单的来说,科举制度算是勉强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勉强公平?”
“对。”宋春临带着人回到堂屋,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壶就往嘴里倒水,吨吨吨喝了小半壶水下去,宋春临才觉得自己的嗓子眼得到了拯救。
“之所以说勉强公平,是因为普通人家根本上不起学,光是束修对我们这些老百姓而已就是天价了,还不包括必备的书本跟笔墨纸砚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一年起码五六两银子是最少的了,你知道往年我们一家一年的嚼用是多少银子吗?”
顾逢月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宋春临比了十根手指头出来:“十两,我爷爷算过,往年我们家年景好的时候,一年到头除了交税以外,剩下的吃穿住行,人情往来这些,总共花费在十两上下,读书一年的费用,就能让我们家普普通通过半年。”
宋春临接着到:“再加上你们这些世家,都喜欢把好东西藏着掖着,市面上能流通的书籍也就那几本,更加高深的学问,我们百姓根本触及不到,你说即使开放科举,普通人又能供出几个举子?”
顾逢月彻底沉默了,从小他就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些人即使想读书,也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但是科举选拔的规则确实让他觉得眼前一亮,兄长说过,朝堂之上结党营私之人甚多,许多官员甚至还有着不清不楚的裙带关系,顾家是将门世家,历来讲究以实力为尊,对这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最是深恶痛绝。
顾逢月敢肯定,若是让哥哥知道了这种科举制度,那么他一定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这是这样一来,那他肯定会得罪许多门阀士族,入朝为官本就是他们的优势,若有人敢打破这个优势,那肯定会遭到那些门阀士族的联合讨伐。
接下来几天顾逢月都没有再来,按他的话来说应该是在书院里读书,宋家的地都种的差不多了,剩下还有三十亩荒地,宋大庄有空就回去收拾一下,这些日子也收拾出了大约三分地左右。
那些荒地的石头太多了,光凭宋大庄一个人自然是收拾不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