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盖房(4/6)
那些县官每一个都喜滋滋的将此事写奏折,加急送到皇帝面前。
看着那一封封奏折,上面的亩产量个个都惊人,几乎每个县官的表述都充斥着难言的喜悦。
皇帝看着奏折几乎笑了整整一天,就连晚上做梦都是笑醒的。
第二天他专门在朝会上说了这件事情,听到几乎每个地方都能亩产上千斤的时候,那些当初反对的老臣们每一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李阁老,你嘴巴别张那么大,小心最后一颗牙也掉没了。”
李阁老闻言立刻闭上了嘴,他今年六十有四,牙齿在前年就掉的只剩一颗了,这件事让他一直觉得很羞耻,如今却被皇帝当面戳出来,皱巴巴的面皮肉眼可见的红了。
其他老臣也警惕的收回表情,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自己。
当初反对的最激烈的就数李阁老带头的这一帮,如今听到皇帝亲自念着那奏折上的产量,每一个亩产都能有上千斤,种得好的有一千四百斤,产量比宋大庄第一次种还要多。
最低的也有一千一百多斤,轻松吊打小麦水稻。
当初他们反对的多激烈,现在就有多安静,一个个缄口不言,皇帝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他眼含嘲讽的看着底下一群老臣。
先帝仁慈,倒是助长了这些老东西的气焰,让他们仗着资历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自他登基以来,所下的政令总是会被这些老东西挑刺,要是对方能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也就罢了,偏生他们提出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毛病,皇帝为此头疼不已。
如今红薯土豆的丰收,狠狠打碎了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的面具,皇帝心里畅快极了,同时心里也愈发的想要把这群废物给撸下来的决心。
土豆红薯丰收不仅仅是皇帝高兴,宋春临更高兴,高兴的结果就是他打算在自家旁边的荒地上盖一座工坊。
“工坊?春临,咱家以后是要卖果酱为生吗?”去年果酱卖得不错,宋大庄下意识的以为宋春临盖个工坊是为了制作果酱。
然而宋春临却摇了摇手指,他掏出几袋子淀粉,还有红薯粉跟土豆粉。
“爹,这些东西想必你也吃过了,那么你觉得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