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陰陽界偷聆琴曲 鬼門關靜聽哭歌(7/8)
母要度回九二原人,屢度不轉, 老母無奈,只好來這翠微山上痛哭一場,打動這九二原人,看他們大家,可有悔心想娘的念頭。 老母的哭聲,上徹天曹,下徹地府,中徹人間,如有靈根者,皆能聽見。 老母這一哭,一則哭與人間的人聽聽,二則哭與地府的鬼犯聽聽;或有改悔心腸,思念 老母的人,即能還原返本, 老母便可以破涕為笑,不至再如此傷悲。
〈【殘零其知之否?共有孺慕之心否? 老母之哭不在陽世之須彌廣野崑崙等處,又不在幽都之鐵圍熱惱諸山,而在此不上不下不陰不陽之翠微山,卻是如此幽冥雄鎮。】〉
今夜 老母哭出這段哭歌,真是一字一淚,淚中有血,縱鐵石心腸人聞之,亦當淚下。〈(心軟心慈者更不待言)〉師弟不但你哭,你可知我老張,初聞歌時,便掉下多少淚來了。也罷,師弟也算靈根不昧,把 老母這段哭歌記熟,回到壇中,念與闔壇弟子一聽,看他們哭不哭。〈(其聲嗚咽悱惻纏綿)〉以後單用這哭歌勸人,也可勸轉不少的人。師弟拭了眼淚,快快起來,我師徒要到鬼門關,方回壇也。」
當時定一聽了大帝這段言語,心中方纔了解,立起身來。仍隨大帝並馬前行,祇覺一路陰風慘慘,鬼哭啾啾,行了數里,遠遠望見一座大城,雄關重鎮,氣象巍峨,城牆高峻,關上佈滿刀鎗劍戟,金光射目,十分森嚴,漸漸抵近,則見關上直立一匾,上書「鬼門關」三個大字,炫耀數里,關內人語喧囂,聲波四達,半皆哀號嘯哭之聲。〈(地府淒楚難聞笑聲)〉及抵關前,見有凶形厲鬼,張牙怒目,大帝用金鞭一指,眾皆倒退,關門自闢,門上署有二聯。
其一云:
此間是天地分界,
那裏即人鬼關頭。
其二云:
鬼與人分爭一念,
大將地隔判三才。
大帝曰:「此間有三條大路,上條登天,下條入地,中條出陽,名曰:『三岔路』。〈(楊朱泣處)〉一步之差,千里之謬;為仙、為人、為鬼,就是這個關頭也。〈(切莫走錯)〉今夕入冥,我師徒當由下路而行,師弟得無畏苦否?定一對曰:「大帝不入冥,弟子焉敢入冥?大帝不畏苦,弟子敢言畏苦乎?」問答間,耳聞仙樂悠揚,一少年冥司,丰致飄逸。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