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望鄉臺桓侯親勸鬼 森羅殿天子論誅心(1/11)
柳真君降壇詞
〈〔調寄:虞美人〕〉
度人心事何時了?墮落知多少。可憐九二眾殘零,老母幾番呼喚,總頑冥。
吾仙屢次乩鸞赴,此意將誰訴?看來還有數知音,把臂故人樽酒,訂芳心。
〈【慈悲在念飢溺為懷歌詞絕妙】〉
張桓侯大帝降壇詞
〈〔調寄:瑞鶴仙〕〉
晚風雲外送,便策起鳥騅,任俺飛鞚。人生一場夢,惜愚夫酣睡,黑甜春甕,爭名奪利,總是把心機誤用,到頭來,泡影空花,只有孽根深重。
誰講良心天理,念及兒孫,福田培種,三期末運,防遭劫,罹悲痛。笑狂徒奸宄,行為欺罔,權術般般玩弄,怕臨時包老閻羅,不輕放縱。
〈【筆底花生,灑出滿腔熱血,散作錦繡珠璣。】〉
話說昨宵遊罷四殿之後,今夕該遊五殿,聖帝又特派柳仙前來鎮壇,張大帝專來領導,遊生要命定一子前往,當下柳仙大帝已到,喚醒定一,就要起程。於是一仙、一凡,出了壇庭,各各上馬。大帝謂定一曰:「吾師徒今夕去遊五殿,路上切勿留連,俟到了望鄉臺,可以上去一覽,無妨多延幾刻,然後去見天子可也。」
定一曰:「弟子遵命。」二人策馬加鞭,瞬息之間,果歷過了陰陽界,鬼門關,並經過了一二三四各殿疆域,看看將近了五殿城闉,遠遠望見城外築了一座高臺,頗覺陡峻,上面建有衙署一所,十分華麗。東南角上,豎起大旗一桿,臨風飄颺,上書「望鄉臺」三個大字,大帝以鞭遙指曰:「此即望鄉臺也。」〈(遠觀如是)〉定一問曰:「弟子曩聞望鄉臺,原在一殿,今何移置於此,望乞指示。」〈(要問出根由來)〉
大帝曰:「昔包老閻羅,原居一殿,因他過於慈悲,憐憫屈死之人,及未了善願之人,屢放回陽,故 上帝降調,令居於大海之底,東北沃燋石下,司掌五殿,後因功大封為閻羅天子,權重位尊,仍將望鄉臺移置於此。〈(閻羅真惑人也)〉凡人死後,必先經過一殿之思鄉嶺,吾師曾領師弟看過,原準各鬼魂望鄉一番。若有罪之人,不能解送轉劫所投生者,須歷受一二三四殿各獄之苦,始解往五殿,計歷了四殿之時日,有二三月者,半年者,一年者,等等不一。〈(罪有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