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田地国有制的试行(1/3)
而且学院实施的是四年制,只招收从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年轻人。
之前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从那各地的那些村学、镇学毕业上来的。
不过在后来,仅仅凭着本地的娃,已经不足以填满学校,随着常二郎成为了松江府的话事人。
常二郎也顺势开始扩张学校,直接变成了松江府综合技术学院,学习的内容更加的细致,分类也更加的精准。
偏巧,朱棣在殷商大陆那边,一切都是草创,不论是哪一方面的人才都很缺乏。
来到这里招揽毕业生,的确属于是专业对口,只不过朱棣这么干,相信有许许多多的工厂、商社的头头脑脑都会很不开心。
毕竟每年的毕业生,都会被招揽干净,现如今又蹦出了来燕王这位大胃口的家伙。
再加上常二郎又拿走了三分之一的学子,常二郎觉得,今年那些工矿企业、商社等的头头脑脑,哪怕是当面不敢哔哔,人后肯定会拍桌子骂娘。
不过这也怪不得常某人,毕竟国家为重,自己要为国家做的乃是大事,解决那近千年来一直都是异族养蛊之地的辽东之患。
而燕王朱棣要做的则是要让华夏文明的旗帜,在那殷商大陆的上空高高飘扬。
不论是哪一边,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哔哔,那也得服从大局,顺应时代潮流才是。
由于常二朗在回松江府之前,就已经修书来这边打了招呼。
所以那些学子们,一个两个也都跟打了鸡血般十分的兴奋,甚至有些人都恨不得飞扑向那南京城,好抢占先机。
成为常二郎麾下的爪牙或者是鹰犬。
毕竟大家的小日子,都是自打常二郎入主上海县以来,才变得蒸蒸日上。
他们这些昔日里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孩子,原本怕是一辈子,也都只能跟父母一般,在农田里边讨食。
可是随着常二郎的到来,让所有的家庭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并且让他们这些过去的娱乐只能在田地里玩泥巴的穷苦孩子走进了课堂。
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开始知晓何为中原,何为华夏,何为科学技术,何为知识。
不但让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