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猛踹瘸子那条好腿(3/4)
在这世界里活过。”
林徽因的诗婉转细腻,这一首诗的开篇以落叶自喻,又写流云与大地没有牵连,“再莫有温柔”,以此表达作者内心挣扎的情感,忍痛割断,含有不舍却不能不舍。感伤之余,尽是拒绝之意。
从此诗看,对徐志摩的热烈追求,林徽因是拒绝过的。
曾经恋过吗,不知。也不必猜。
江河喜欢诗,只觉诗歌史上有过他们的诗作,是所有读者的幸事。
至于他们爱没爱过的真相,交给喜欢考究的人去猜吧……
比如网上的那些人——他们从“孔乙己”的诗里,挖掘现实的真相——
已知:孔乙己二十多岁,有个两岁的女儿。
条件:《情愿》这么一首情诗。
请证明:孔乙己的感情状况如何?
如果生活是数学,他们可以得出明确且正确的结论:
“怪不得两个月不露面,原来是去处理家事了。唉,希望作者幸福。”
“这么好听的声音,这么好的才华,谁会舍得离他而去呢?”
“网上的某些人该闭嘴了,人家都那样了,还出口伤人……”
“希望孔乙己哥哥获得幸福。”
都什么啊,江河完全出于诗的角度去选诗,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情况代入进去,谁曾想弄出新的流言——更憋屈的是,这次网友竟然没有猜错,他的婚姻的确出了挺大的问题——薛落都提了离婚了,很认真的。
那这下怎么办?解释——这帮人都娱乐上了,他们会听?
“这还不糟糕,这事儿不可能瞒一辈子,万一哪天被爆出来,叫薛落知道了,她会怎么看,怎么想。那个丫头,彪悍得很呐。”
“嗯——要不,找补一下下?”
用另一首诗,找补这一首,他担心越找补越乱。
因为诗,解读的时候常常需要一点想象力,而要把一件事解释清楚,恰恰不需要太丰富的想象力。若现在弄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人家会怎么说?将来薛落看到了又会怎么说?这个事儿不好确定。
若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就等于是再在那谣言上加一层谣言。
不光对解释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