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崇祯普及教育(3/4)
府。而所需的教师队伍,朕将会请求神仙们予以派遣支援。至于建设学校的费用,则全部由朝廷承担。我们要争取在一年内完成所有学校的建设工作。待到学校建成之后,凡是年满 6 岁但未满 16 岁的人,无论男女,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同时,我们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其中包括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学生们在初步毕业并通过考核后,方可继续升入高中阶段学习三年。然后,经过高中阶段的考核合格者,才能进一步进入大学深造四年。从此以后,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以下层级的考试将被全部取消,仅保留会试这一级别。只有那些从大学顺利毕业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未能从大学毕业者,一律不得参与科举。”
大臣们闻言,面色焦急,纷纷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赞同陛下此举,此乃普及教化之圣人功业,必能功盖千秋、流芳万世!然如今读书之艰辛,非言语所能描述。众学子之家,倾尽全族之力以供科举,而今进行限制,须大学毕业方可应试,家中年幼的人还可以循序渐进,待学成毕业后再科举。但是年长之人,却不知如何才能获得大学文凭?”
崇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众人的担忧,沉思片刻后朗声道:“凡在校求学之子弟,每月额外赐予五百元生活费。至于现在的读书人,秀才可视同高中毕业,举人则视同大学毕业。”
陈演闻听此言,心中稍安,长舒一口气。如此一来,家族中已有功名者便有了进阶之路。秀才尚需参加高考,苦读四年后方能继续科举之路;而举人则可直接应考,一旦金榜题名即可为官,无需再耗费四载光阴。他不禁心悦诚服,跪地叩首,高呼:“陛下圣明!此乃吾等之福,万民之幸也!陛下英明神武,洞彻人心,此举不仅为天下士子开辟了捷径,更为国家选拔了更多贤才。臣必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共创盛世!”
此时,一旁的温体仁却皱起眉头,想到了山东孔家。他深知孔家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力,担心此举会引起孔家的不满和反抗。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向崇祯进言:“陛下,此举固然有利于国家选才,但恐怕会引起山东孔家的不服啊。”
崇祯听闻此言,微微皱眉,语气坚定地说道:“孔家又如何?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岂会因一家之私而动摇?若他们不服,那便让他们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