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入燕云(1/3)
陆期此番入燕云,选择了赤塘关出关,因为一出赤塘百里,便是茫茫草原。
当时差点被破的赤塘关,被林将军治理得井井有条,关外的陷阱多得要命,要不是陆期有熟悉的人带着走出来,怕是先滑倒在自家门口了。
他们这一行人出了关口便开始换装束,要想找到小部落的身影,没有比商人更合理的角色,更何况还是太原过来走私的商人。
小部落的牧民也要生活,他们冬日打猎积攒的鹿皮、熊皮,就想着卖个好价钱,或者用东西来换,什么粗盐、茶叶、丝绸,都是他们的稀罕物。
如今正是牛羊逐水草攒肉的时候,陆期入草原后寻摸了十来日,才看到大批的牛羊被赶着往西去的一小股牧民。
这里和辽国相邻的地方水草比较丰美,这个时候也是金、辽两国摩擦最多的时候。
这些小部族的牧民看到陆期带着人前来,看他们的打扮虽然和草原人差不多,但一看长相就知道是中原人,只是不知道是本国的汉人,还是宋朝的汉人。
陆期让人上前询问交易,对方看到他们带来的粗盐和茶叶,喜笑颜开地和他们交换皮草,陆期趁机询问起这几年草原的生活。
大部分牧民的生活水平都是很差的,寒冬时期牛羊冻死无数,哪怕宰杀牲畜也吃不完,腌制肉食需要的盐又多,成本高昂。
更难的是来年的羊群牛群数量骤减,他们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何况近几年草原的冬日越发难过,冬天来得早,春天化雪晚,一来二去,牧民大多只能出走,要么去投靠辽国,要么融入到汉人中,学习他们耕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是以,完颜兀才更想要多抢一些东西回草原,只可惜这些东西分不到小部族头上,他们依旧过得艰难。
陆期虽然对牧民的遭遇抱有同情,可他是大宋的官员,凡事也得先考虑大宋的利益。
若是能够定居生活,过上稳定的耕种生活,改变生活习惯,这些牧民会愿意吗?
交易完以后,陆期根据牧民给的方向继续行走几日,找到了小部族的族长。
族长上了点年纪,上下打量了一番陆期,礼尚往来地寒暄了几句,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换取生活必需品,这个看起来不太强壮的小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