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父慈子孝(1/3)
蒙毅接到这个工作有些失望,他想要和父兄一样进军中立功,成就一番霸业,可不是去哄小孩子玩的。
可是父亲却很开心,在和亲友的寒暄中一直带着大哥谈笑风生,祖父也很开心,这一次攻打韩国他受了点轻伤,以后怕是不能领军了,但子孙都有出息,这个家族也就能继续延绵下去。
何况还有一个孙子去给扶苏公子做伴读。
相比于蒙家的欢天喜地,韩冲就有点凄凉了,王宫内办了两天家宴以后他就被秦王提溜过去,让昌平君给他讲秦国官制。
秦王就在隔壁办公,昌平君在偏殿给韩冲上课,他递给韩冲两卷书简:“公子,今日讲三公。”
所谓三公,即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左丞相昌平君,右丞相王绾,昌平君擅谋,是秦王的智囊团之一,王绾擅用人,掌管了官员任免、制度更改等,与百官皆无深交;
太尉握军权,由秦王兼任,可秦王毕竟精力有限,便请了缭君任国尉,主管军队管理和调度,具体攻占计划的实施,粮草调配、军功核记等都由缭君来完成;
御史大夫掌监察,地方设监察御史纠察百官,避免各郡县不服中央管控,担任御史大夫的是将领出身的冯劫,对贪污零容忍,咸阳城里大小官员都怕他。
三公门下能人无数,但这些人都没有官职,只是为三公办事。
韩冲了然地点点头,后来的御史台履行的就是御史大夫的职责,丞相的职责比较抽象,昌平君也没有深入去介绍,反倒是说起缭君和冯劫来。
缭君此人出身魏国,早年来到秦国后受秦王挽留出任国尉一职,因其姓氏已丢失,便以官职为姓,自称尉缭子,同僚称其为缭君。
“此人计谋无双,智及近妖,果敢坚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昌平君对尉缭子的评价很高,但对冯劫,却只说道:“此子容错度低,一心向秦,从庄襄王时候就在军中效力,大大小小的仗打过不少,对军队系统了如指掌。”
韩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来冯劫是个严格且能文能武的人,昌平君对其谈不上喜欢,但秦王应当比较喜欢冯劫。
“公子这段时日应多参与议事,秦王正在与众臣商议如何处理韩国遗民。”
秦军攻破韩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