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有何意义(2/3)
大杯水。
“李斯早年在楚国,见识过百姓为了一斗米争得头破血流,云梦泽虽是鱼米之乡,可吃不饱饭的人大有所在,楚国贵族众多,每日倒掉的吃食不计其数,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还在温饱中挣扎的百姓做些什么。”
韩冲叹了口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大概就是此种情况罢。”
李斯被他这句总结震撼到,良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公子为何会从田律开始,改善秦国的农耕情况?”
身为政客,他能够给秦王画饼一统六国,自然也能看清韩冲接管刑狱的目的就是为了做成这件事。
可是为什么呢?
身为帝王之子,未来有可能继承帝国,再不济也是衣食无忧,既如此便不必如此讨好农户。
“百姓是秦国的根基。太史莫要小瞧了平民百姓,觉得他们除了让人悲悯又让人生恨,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吃饱喝足便就可以了。秦国没有楚国地理条件好,到处都是水资源,只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环境、优化种植方法来提升产量。”
“前几日陇西郡、北地郡、上郡这三个地方都上报旱灾情况,三十万大军在与赵国开战,若是粮草供应不上,一切都难以预料了。”
李斯沉默,在心中细细思虑过韩冲的话,最后只说道:“那公子就真的无欲无求么?”
韩冲哈哈大笑起来,“我又不是仙人,又怎么无欲无求?”
他看向不远处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人群,感慨道:“在有些人看来,平民百姓如蝼蚁般朝生暮死,但他们何尝不是在努力过自己的一生?我不过出身好一些,投了个好胎,接触到寻常人接触不到的知识,难道就高人一等吗?”
李斯也沉默,他出身不高不低,一路通过自己的谋划和机智才来到秦王身边,为秦王建言献策,当年写《谏逐客书》又何尝不是一场豪赌?
若是换个君王,恐怕就是另一个下场了。
李斯几乎在这一刻就确定了一件事,他朝韩冲行礼,说道:“李斯受教了。”
韩冲不知道李斯又悟到了什么,等他回宫以后才发现,王绾和冯劫知晓了后在秦王面前争吵了起来,王绾自然不同意秦王如此做,冯劫却认为韩冲处理政事的方式已经相对成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