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丰收(2/3)
,听完韩冲的吩咐便到司农令身边认个脸熟,等司农令问完问题,回去整理好材料再来编写,当然这些都是后面要做的,现在要做的是收割和晒粮。
王绾心动不已,亩产五石,三十亩试验田就有一百五十石,何况小麦不挑地,只要开垦得当、保证水源充足,都能种植。
韩冲没有时间接待王绾和公子高,吩咐完人做事,他带上司农令走了,李斯对他要做些什么很感兴趣,便也跟了上去。
司农令十分紧张,因为韩冲此前他提出改善种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改善耕种用具。
这个时代的青铜器、铁器都优先贵族、军队使用,哪怕是做成农具,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够负担得起的,韩冲便想到了统一租借和管理。
每年农忙时期都有特定时段,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但都需要耕种工具,若是工具能够提高效率,缩短耕种时间,也在另一个层面释放了劳动力。
韩冲从上郡找来会做模具的匠人,又通过司农令找到了几个对耕种工具有想法的人,先前提到过要用铁镰刀代替石镰,现在工具应是差不多做好了,韩冲便去看看。
但炼制出来的镰刀不太符合韩冲的想象,太过美观了,匠人不知道处于何种心理,甚至在刀柄上镶嵌了两颗宝石。
整个镰身偏长且不轻便,锯齿设计得粗糙,割草都费劲,别说弯腰割粮食了。
“这个不行。”韩冲不废话,直截了当指出问题:“镰身再轻薄一些,将锯齿设计分明,太过粗糙的锯齿需要的力气更大。另外,这个手柄改为木头,减少材料,也减轻重量,方便携带。”
匠人听到不行两个字还以为自己死定了,但后面又听到公子的改进意见,才反应过来不是要自己跳冶炼池,是让自己改进。
而且要求特别明确,匠人点头表示这个十分简单,今天就能做出来。
这回韩冲没有离开,反而是在旁边的厢房等待冶炼结束,顺手翻开各地递上来的竹简。
陇西郡和北地郡又上报了旱灾情况,而且这一次已经快要遍地枯黄,开始闹饥荒了。
韩冲看完手指摩挲了一下竹简,猝不及防地问道:“陇西郡、北地郡的郡守是谁?”
司农令差点被他问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