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7)
的青铜重鼎。这座鼎按照白胤的吩咐,在秋叶山城取材铸造,用了四十匹驽马的马队运送到北固山城来,安置在这里,七百年没有动过。里面无论雨雪始终放着一堆被火油浸透的焦炭,这些炭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出滚滚的浓烟,仿佛火山爆发那样,在数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
他觉得这个年轻将领蛮和善,并不耍晋侯特使的气派,心里亲近,不由得就把称呼换成“老弟”了。
胤成帝五年十二月十一日,晋北国北方临海,北固山城。
果然,围聚到一起的渔船都升起了风帆,把中间的两艘船彻底遮蔽起来。渔民们大声地吆喝起来,似乎是为里面打架的人助威,几十条渔船,加起来怕有上千渔民,闹起事来确实也是这个北固山伯管不了的。
“好好,古将军晋北名将,来了我们小地方,先看海,再吃饭,也是正理。”北固山伯殷勤地摆个手势,“请。”
“怎么……怎么会这样?”北固山伯惊得瞪大眼睛,茫然不知所措。
骑射手们迅速地在城门前整队,为首的武士递上了晋侯的亲笔信。
“这几天下雨,”北固山伯笑呵呵地解释,“积了点水,大概军士们也忘了把下面泄水的木塞子拔了。不过没事,这些炭都浸了油,就算是有水也点得着。倒是要担心防火的事,误传消息可就不好了。”
古月衣抬头看去,那群围聚在一起的渔船中央,有一面被火焰吞噬的风帆。渔民们依旧在大声地吆喝,吆喝声里已经满是惊慌,渔船围得那么紧,一时散不开,很快火就会蔓延到周围的船上。中间那艘船烧得极快,转瞬间彻底被火焰包围了,就像是一块被火油浸透的木头。火焰飞速地向着其他船蔓延,风在这个时候居然大了起来,风助火势,不可阻挡。
“将军,那边是不是出了点事?”跟在古月衣身后的一个副将指着海面说。
他仰头对高处那个负责眺望的军士说,“吹号,羽人来袭!”
这是一个港口,也是一座雪城,每年澜州的第一场雪都是落在北固山城。北固山城以北是分隔宁州和澜州的羽渊海峡,从外海来的冰冷海流日夜从这里经过,注入浩瀚的潍海,海上来的冷风和雨云让这里终年阴霾,阳光珍贵得像金子一样。也正是这糟糕的天气在保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