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解释(1/6)
见使团里的众人都没说话,粘罕更加肯定今晚发生的一切都是宋人的阴谋。
劫营肯定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
这些狡猾的宋人!!
粘罕愤怒的一拍桌子,厉声道:“你们这些宋人简直反复无常,屡次背盟,简直是卑鄙无耻!”
赵构一听,立马不服了:“元帅,你说话要有凭据,我大宋何曾背盟过。”
“你们没有背盟?”粘罕冷笑一声,看着赵构说道:“还记得张觉吗?”
张觉这个名字一出,赵构立马心虚的低下了头。
这次就连一向巧舌如簧的赵榛也没吭声。
因为张觉这件事情,确实是他们大宋干的不地道。
三年前(公元1125年五月)金国平州守将张觉起兵叛乱,带领5万精兵,裹挟迁、来、润、隰四州百姓十余万人,逃归北宋。
按照宋金盟约(海上之盟),双方是友好国家,都不可接纳来自对方的叛将逃人、流民罪犯。但宋徽宗眼看张觉实力雄厚,又是主动送上门来,到手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见利忘义,不仅接纳了张觉,还封他为节度使,赐银数万两。
(而在这之前,金太祖时期,金国刚刚灭辽,按照盟约,金国要把燕京归还给大宋,作为交换,大宋把给辽国的岁币输出给金国。
当时金国很多人都向金太祖建议,燕云16州是金国苦战而来,决不能拱手让给宋人,但金太祖不为所动坚持要履行盟约。)
当初金太祖力排众议,坚持履行盟约,结果现在金太祖刚死,金太宗登基,北宋马上就背盟接收张觉,这让金太宗觉得十分没面子,金太宗一方面给北宋送去国书,严厉指责北宋的背盟之举,一方面发兵南下,逼近北宋燕京,逼迫北宋交出张觉,送还被张觉裹挟走的十余万百姓人口。此外不再追究宋朝任何责任。
然后宋徽宗一看篓子捅大了,赶紧答应了金太宗的条件,并且奉上了降将张觉的首级,金国暂时退兵。
宋徽宗一看金国退兵了,瞬间觉得自己又行了,徽宗再次背盟拒绝送还那十万人,并给金太宗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 本朝幅员万里,人居散漫,若再行根究,难指有无,况事皆已往,请别计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