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庙会(1/3)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春节节日庆典的重要元素。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中国文化之中,广泛融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春节逛庙会是中国人相沿已久的庆贺农历新年的独特表达方式。
要说庙会就要提下唐代庙会不仅广布于市井和乡野,还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甚至皇宫中的宫女也倾巢而至。《朝野佥载》记载,唐睿宗时期元宵节,曾在长安搭建二十丈高的灯轮,饰以锦帛和金玉,灯轮上燃灯五万余盏,流光溢彩。上千名宫女“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另有歌伎及青年女子千余人,在灯轮下歌舞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今天看来,犹感叹盛况空前。
据《隋书·柳彧传》记载,当时的庙会壮丽繁华,各种民间文艺演出竞技,热闹非凡,花费也不菲:“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靡费财力”,“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凌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可以看出,传统的庙会欢庆,也是人们抛却日常禁忌、劳累,放松身心、纵情为乐的时刻。
而今的庙会,更多是所有的艺术形式、技艺种类齐全。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评书、大鼓、相声、快板、双簧、拉洋片、摔跤、耍中幡、气功、杂技、武术、戏法、等等。
比如武术等绝活表演,能把180斤重的大刀舞得上下翻飞,手握大刀身体快速旋转,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几人表演“力登三拱桥”、拉硬弓和“寸板过钉”。能同时拉开三张硬弓,还能将一根大铁钉摁进一寸厚的木板。
杂技、戏法表演场地。其中口中吐火、口眼穿针、吞剑、吞铁球、仙人摘豆、大变活人、空中飞人等极为引人入胜。拉洋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他边说边唱边转换画面,还要操弄锣、鼓、镲,十分生动。
小吃也多,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面茶,焦圈,奶油炸糕,冰糖葫芦,灌肠,糖卷果,麻花,豆面糕,火烧,豌豆黄等等我们小点的几个孩子基本没有停过嘴,吃得最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