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原子弹爆炸(2/3)
反正这基地里的人基本都不修边幅,又汗又臭的,水不多自然没有办法统一洗漱,就造成了你干净了,其他人没有干净,一样臭哄哄的。慢慢熬吧。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们在基地基本收不到什么消息,一心就搞计算。直到5月中旬,组长在会议前通知了一条消息,我们国家自主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货轮,在向往日本的途中沉没了,大家默哀仪式3分钟,随后就更加努力的核算数据了,我们帮不上忙,也就只能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减轻负担。
1963年6月18日,是载入史册的日子,我们已经2天没有任务了,大家也都猜测起来了,可能在进行最后实验了,没有想到就在下午3点大家都在操场打球了,就看见外边远处的一道亮光闪过。已经实验了!整个军营激动了,但还不知道结果,不过不到10分钟,就听见了组长的广播通知。我国第一自主研发的核弹实验成功了!全军营都沸腾了!
看着激动的同志们,我也加入了狂欢,没有经历根本不会理解这群可爱的人。晚上基地就召开了庆祝宴会,在宴会上我只看到了老辈科研人员嗷嗷大哭!大家拿着窝窝头就着白开水就相互倾述着这些年的坚持!
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艰难征程就是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篇章。这一奋斗历史展现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国家在保卫独立、确保国家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
首先,在1950年代初期,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但在大领导领导下的政府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号,鼓励国内科研人员努力攻关。特别是锂矿的发现,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关键的元素,展示了科技自力更生对于国家安全的巨大意义。更在55年就建立了核弹研究所。
其次,这一征程中凸显了我国领导层的坚定决心。面对国际上的质疑和熊国撤回援助,我国的领导人并没有动摇,反而是更加坚定地推动了原子弹计划。领导人的自我减薪,更是展现了为国家艰难时刻而做出的牺牲,这种牺牲精神对科研人员产生了强烈的鼓舞作用。
此外,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也是这一奋斗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面对外文资料和书籍的缺乏,科研团队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进行自学和翻译,展现了他们对科技事业的无尽热爱和坚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