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文卷中(10/20)
不能忧其病也。观夫忍辱太子,敲骨出髓治父王病者,岂不愧哉?圭峰云:「病则致其忧者,儒则武王不脱冠带,文王先尝汤药;释则太子以身为药,高僧以身为誓。」而世人以草木金石之药疗病,是为极矣,而不知以头目髓脑之药治病癒胜。又如来能以法药治其心病,必置父母於无患之地,究竟常乐矣!然众生身病不少,谁知心病尤多。身心之病能除,佛法始知玄妙。
亲病当知子负忧,求医问药莫知休。卖身破产终无吝,设拜肩舆不用羞。
代死要为潜耀辈,吮痈当作士岩俦。更能仰叩真慈父,天理争教疾弗瘳。
丧则致其哀仪当演
身之丧,不如心之丧。身之丧止於三年,心之丧永劫在念。故如来报亲於累劫,大悲发愿於前生。况我凡夫,敢忘丧制?孝子当念父母初生我时,忧惧万端。我临父母之丧,宁不哀恸?遍观上古,谁不悲哀?所以曾参七日不餐,王延三年泣血;守真哀毁骨立,樊宏病不自支;颜乌助土成坟,董永贷钱助葬;许孜悲号而鸟兽翔集,王褒泣血而树色惨凄;方储感白兔之祥,蔡邕有连理之瑞;梁武帝践霜雪而伤叹,陆士衡痛慈景之先违。伟哉真哀!壮哉古哲!如婆罗门女,福德深厚,诸天钦仰;为母死亡,哀号之甚,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以资冥福。忽闻空中有声报曰:「圣女勿致悲泣,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女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空中再报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於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汝。」又波斯匿王为太后崩,泣不自胜,挥泪而言:「世尊,太后无常,年在期颐。无少壮力,夙夜孝养,未曾违忘。命可赎者,尽当持赎。若以金银城郭,若以人民可以赎者,尽当持赎。」佛言:「大王当知,有四大恐畏,无能避者。云何为四?老为大恐畏,肌肉消尽;病为大恐畏,无强健志;死为大恐畏,尽无有寿;恩爱别离为大恐畏,哀号迷闷。此四者,不可以刀杖避。」即说偈言:
一切人归死,无有不死者。随行种祸福,自获善恶业。
地狱为恶行,善者必生天。明慧能分别,唯福能遏祸。
又《孝论》云:法云在母之忧,哀号殊甚,饮食不入口累日;慧约之父母垂死,皆号泣不能自存。然佛教略彼丧制,哭泣者盖欲泯爱恶而趣清净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