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文卷中(12/20)
,令设盆供脱母氏一切饿鬼之苦者,岂不羞哉?圭峰云:「祭则致其严者,儒则孟宗荐笋,释则目连饷饭。」故《梁武忏》云:为亡人作福,如饷远人。若人生天,增益功德;若在三途八难,速令解脱。盖人之精神,历变化,亘古今,终不灭也。如火之在薪,薪虽尽而火曷尝烬乎?但恐其善恶之习浅深不同,或昇或坠,亦自别耳。正好以慧为炬,以慈为舟,冀不滞於昏衢,得永超於苦海。
当思祭则致其严,礿禘蒸尝礼法兼。明法唯忻陈簠簋,克诚配享奉虀盐。
休将大辩斋蔬弃,须信青提钵饭甜。人哭鬼歌无用怪,来昆善恶佛能占。
大孝释迦牟尼佛
化风远被仪当演
天下之有为者,莫盛於生也。吾资父母以生,故先於父母者也。孝子当念:身从何来?从父母来。父从何来?从祖父母来。母从何来?从外祖父母来。又念伯父、叔父、舅氏之属,皆父之类也;伯母、叔母、姑姨之属,皆母之类也。推父母甘旨之心,则无不供承;推父母教令之心,则无不随顺;推父母医药之心,则无不看侍;推父母修行之心,则无不劝助。虽礼有先後,事有通扃,而爱敬之心,皆如父母。乃至兄弟姊妹,甥侄子孙,皆父母之支派也;执劳运力仆妾之属,皆父母之使令也。虽尊卑贵贱有殊,而爱敬之心则一,故得上下欢心以事父母。古有聚族数百口,同居数百年,岂有他哉?皆爱敬父母而及於宗族故也。所以邵兴荣八世共住,封延伯三世同财。至如尺布共之,积年合爨,牛马相乳,鸦鹊同巢,此数者,皆由内和故能外感,又乃自爱其亲,施及一切者。如彼男子在家,女子在室,上有慈父,下有慈母,劝以全功专修孝行,此孝之根本也。次又劝彼为孙者孝於祖父母,为外孙者孝於外祖父母,为养子者孝於所养父母,为妇者孝於舅姑,为婿者孝於妻之父母,为仆妾者孝於主人,此孝之枝叶也。然皆不忘养育之恩,一一孝於本生父母,如枝叶不离本根也。此则孝无不在而父母为宗。若以此为宗,则无施不可。若孝子之事君也,以孝道养君之心则为师臣,以孝行行君之法则为大臣,敬君而君亦敬其宗庙社稷则为社稷之臣,爱君而君亦爱其黎民百姓则为天下之臣,推色难之心则为良臣,推几谏之心则为直臣。皆移忠之道也。是故四海之内皆孝子,四海之内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