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进则退,退即是绝路!(2/4)
璋确实有过立朱桂为太子的想法,
但一想到历史上那些废长立幼的教训,周幽王、赵武灵王、袁绍……
废长立幼带来的乱子,有的甚至让国家分崩离析,
朱元璋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立幼子朱桂为太子的念头,哪怕朱桂再有才也不行。
对老朱来说,
维持大明的稳定才是头等大事。
基于这个考虑,老朱早就盘算好了朱标万一有个好歹的应对之策。
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
老朱跳过了儿子这一代,
因为朱标若真走了,按规矩该是秦王朱樉接班,可朱樉的能力不足以撑起整个帝国。
剩下的,老四和小十三虽有能耐,但要立他们,就得跨过一堆藩王,
那样,大明还是稳不住。
于是,老朱干脆跳了一代,
直接从孙子辈里选,也就是朱标的儿子中,按长幼顺序来定太子。
这样,那些强横的藩王之间,就能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老朱才同意了朱桂挑战十一个藩王的事,还顺手给了那些藩王一点颜色瞧瞧。
毕竟,现在藩王里头,朱桂最能打,一对一,没人是他的对手。
要想平衡藩王之间的力量,
就得让其他藩王一块儿对付朱桂。
之前藩王们联合起来对付朱桂,已经有点这意思了。
但老朱自然不会真的罚朱桂,
靶子立起来了,才有用,要是把靶子给拆了,那还怎么玩?
后来,朱桂主动挑战十一个藩王,朱元璋也就顺水推舟了。
之前的犹豫和电站的事,不过是这场戏的一部分点缀罢了。
当然,朱元璋在给朱桂造势的同时,
也没忘了私下里敲打一番。
皇宫的御花园里,
朱元璋和朱桂一前一后走着,
锦衣卫和太监远远跟着,
父子俩都没开口。
朱元璋沉默着,双手背在身后,像是漫无目的地闲逛。
老朱不开口,
朱桂自然也不会自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