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荨麻疹第章 湿疹第章 身上有臭味(1/2)
荨麻疹湿疹的克星
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证 《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按:太阳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故见痒症,用药微出汗,则痒可除,属于表郁轻症,可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桂枝麻黄各半汤的配伍及用法如下:
1 配伍: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5g),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3g),大枣四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二仁者)二十四枚(5g)。
2 用法:以水五升(1000l),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360l),去滓,温服六合(120l)。
换算成克数,大致为:桂枝5g,芍药3g,生姜3g,炙甘草3g,麻黄3g,大枣4枚,杏仁5g。
此外,桂枝麻黄各半汤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的功效,主治太阳病日久、表郁轻证,以及感冒、流感、荨麻疹、皮肤瘙痒症、产后发热、外感风寒证等。同时,对于风热表证者和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本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方证 《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按: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外感风热之邪,内有湿浊蕴郁,阻于肌表而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又可清利在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 之意。可用于荨麻疹,水痘等。
1 配伍:麻黄(去节)二两(换算成克数为6g),连翘二两(换算成克数为9g),赤小豆一升(换算成克数为30g),杏仁(去皮尖)四十个(换算成克数为9g),大枣十二枚(12枚),桑白皮(切)一升(换算成克数为10g),生姜(切)二两(换算成克数为6g),甘草(炙)二两(换算成克数为6g)。
2 用法:上八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