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贡马事件不是外交而是内斗外化(2/4)
已经悄悄崛起的瓦剌在积极谋求南下。
朱棣把朝贡贸易发展到极致,朝贡者也包括蒙古人的后代之一——瓦剌。
朱棣的目的是让瓦剌部与鞑靼部互相斗争,消耗蒙古人的力量。
为了扶持瓦剌部族,朱棣下令,瓦剌每年可以派遣五十名使者来京朝贡。
当然,这笔生意还是要遵循薄来厚往的原则。
使者自从进入大明帝国起,饮食起居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一路上不但可以享受很多美食,还能观看很多教坊司的御用歌舞。
因为这种待遇很好,使者会在京住上几个月之久。
使者回去的时候还可以得到一笔价值不菲的礼物,按最低等级计算大概也够在边陲之地生活个三年五载。
在大明帝国扶持下,仁宣年间,瓦剌不但已经彻底遏制了靺鞨部族。
还向西降服了哈密、沙州、赤斤等部族。
向东攻破兀良哈三卫,进而控制女真、威逼朝鲜,征服了元亡以后最大的疆域。
如果按照朱棣谁强就打谁的逻辑,瓦剌部族一旦壮大了,就应该成为敌人了。
可是,现在当权人并不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皇帝朱棣,而是一心想收回君权,证明自己掌控朝堂的朱祁镇。
此时的朱祁镇,正处于叛逆期,自己的手套王振又太过贪财,眼里只有金钱。
王振曾经混迹市井,实在混不下去才挥刀自宫,成了一名太监,而后又成了朱祁镇的老师。
王振不但没有禁止瓦剌入贡,反而扩大了瓦剌的朝贡规模。
瓦剌朝贡的队伍从五十人发展到几百人,最后居然发展到数千人。
瓦剌部族的太师也先实在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在派来使节的同时,也给王振带来了丰厚的贿赂。
既然自己已经拿到足够的贿赂,就可以赏赐给瓦剌使者足够的赏赐,又不是自己的钱,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王振看来,也先跟自己一样,不过是贪图财富、多要几个出国名额而已。
叶先跟王振是不一样,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素来以恢复大元帝国为己任。
也先派来的数千名使节绝不仅为了出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