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梁焘的小手段(2/3)
外门弟子在江湖上的行走才能稳定武林大局一直成为这大宋武林的泰山北斗。
梁焘这一招对于少林确实是毒,简直是釜底抽薪,少林寺江湖上险些就折了大腿。之所以是差点,为了稳住少林在外的地位,这几个月少林疯狂的派内门弟子去外地主持大局,稳住这些一直在外行走的外门弟子,让他们暂时不要回寺,由这些内门弟子去充当媒介与这些外门弟子建立联系。
但是这种就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毕竟这些外门弟子本身就是可以通过信鸽等方式和少室山汇报工作的,之所以让这些外门回寺回秉工作,一来是一些工作,或处于安全考虑或过于复杂需要当面禀告少林的高层;
二来是长期不与少林联系,外门弟子难免会与少林生疏了,同时也不利于寺内的高僧们了解这些外门弟子的现状。如今通过少林信任的内门弟子,某些消息确实可以传递,但是这些在外的外门弟子与少林的疏远感也是越来越严重了。
还没等少林从这梁知州的上一招缓过劲来,梁焘的下一招就攻过来了。这一招直接面向的不是少林寺,而是上一任郑州知州——苏轼。
大明王朝中有一句政治名言: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但要是上了称怕是一千斤也打不住。梁焘自是不可能看过大明王朝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大宋的封建官僚,深刻的理解并运用了这句话。
之前梁焘对于少林寺这边威逼利诱,总算拿到了苏轼在知郑州时给少林寺的盖有官印的空白路引文件,朔党这边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攻击蜀党的名义上的领袖。而且严格来说,苏轼这事儿办的确实是严重违法违规,虽然大宋的地方官僚无时无刻不在这么干,但谁让你苏轼被政敌抓住把柄了。
原本就这个事情,对于苏轼的申斥乃至贬官怕是免不了了,但是好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弟弟蜀党的实际领袖——苏辙,总算从辽国出使回来了,而且苏辙这次出使辽国事情完成的很漂亮,当朝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对她很满意,蒲月苏辙先是成为了龙图阁直学士,又加了御史中丞。
这一下子苏辙在朝中的权势那是相当稳固了,靠着向上对着高太皇太后进言解释,向下和刘挚、梁焘二人达成了诸多不为人知的py交易,私自给少林寺空白官文这档子事儿总算是被翻篇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