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魔绳结的精髓(1/6)
如今一级下品青灵木,消耗则约为总份量的五分之一。
这个发现,让他既是欣慰又是忧虑。
忧虑在于,三次有限的观察下,孟舟仍不能准确捕捉它的胃口增长的规律。
他对自身资金能否足够供给其成长充满不确定,生怕供应不足导致“能量”跟不上,影响发展。
欣慰的一面在于,它胃口越大,显示潜力愈深厚,未来的期待也更显可观。
完成后五十个雕刻石版的作业,孟舟转向第五十一个雕刻任务。
半小时内,他已经轻松掌握了这幅图像的百分之五十。
然而,他的手指并未停下,而是紧皱起眉头,连先前成功的雕刻也一一重新检查。
他的视线缓缓移向每一块图案,仔细对比和研究。
过去,面对一团凌乱无章的石刻画,除了让人思维紊乱外,并无太多额外的启示。
但现在这些图案在经过深入学习后,只要一眼扫过任何一张,脑中便会自然浮现十指操纵细绳上下穿梭结辫的生动景象,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然而,越是仔细审视,孟舟的眉头皱得更深。
尽管符篆大师晋升一级后的进步速度减缓,他的道法修为仍在稳步提升。
这份提升对他 雕刻图案的技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是,这种进步初期极为明显,后续提升的效果则日益减缓,甚至微乎其微。
在他最早得到石刻拓本之际,他的符术造诣远不及如今,那时他并不能完全透彻理解。
直到尾声,约有十分之一的雾霭是依靠试验错误法和外挂辅助识别“答案”,从而完成了最终解锁。
运用这些策略,使得无需详究每个细节,他也能顺畅地到达终点。
然而代价是,他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原理,只了解到表面现象罢了。
如今,与初识此技能相比,他的符道水平已大幅提升,面对新的拓印石刻图,依然有部分迷雾是凭符道知识无法解答的。
而且随着图中标记的绳结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不理解的地方也随之增多。
到了第五十张即最近成功完成的,已将近两成都非知识所能解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