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战孙吴(二合一大章)(4/7)
,就连陆逊、全琮这种贵族子弟都不敢在他面前轻脱。又资历深厚,孙策起兵之初,便率人归附,随孙策一路平定江东,在军中很有威望。
孙权见是吕范,亦欠身恭谦说:“公有何指教?”
吕范朗声说:“丁奉虽有过,但吾闻其人素有勇略,是员可塑之将。主公切不可因其一时之失利,而否定其人,坏我孙吴未来之股肱。”
从来不尊老爱幼的孙权在吕范面前却显得无比客气(张昭:(╬◣д◢)):“公既出言,敢不从命?”
于是令人释放了丁奉。
丁奉泣泪拜谢而去。
孙权这时又叹息一声,对孙权说:“若当初用公之言,不致有今日之分神劳顿,权悔之无及矣。”
吕范脸上染上了一层慷慨奋进之色,慨然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言,迎风而上便是。”
孙权亦被其感染,信心倍增。
……
你道孙权为何有方才这般言语?
原来早在刘备赴京口见孙权的时候,吕范就曾建议孙权直接将刘备扣留在吴地。但当时孙权还没有认清刘备“猾虏”的本质,很轻易的就相信了刘备的鬼话。不仅把妹妹嫁给他,将他们全须全尾地送回荆州,还将周瑜辛辛苦苦拿下的南郡和刘备做了交换。
这件事发生没多久后,一直梦想着二分天下的周瑜就噶了,死因不详。
而刘备在得到南郡后,立刻如鱼得水,短短数年间,便席卷两川之地,彻底做大做强,在南方逐渐与孙吴有了分庭抗礼之势。
孙权这时才明白自己当初有多么的愚昧。
但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孙权只好吞下这自己种下的苦果,与曹操联合,共同对抗关羽刘备。
也是在这种时候,他才明白吕范当初的那番话是多么的真知灼见。
于是他才有了刚刚那番感慨。
……
插一点闲话。
此番军事行动。吕范原本其实并不在这次大军的序列。
他原在柴桑,是孙权过柴桑时亲自去拜会他,并请求吕范为他去镇守建业。
但吕范对他说,这伙贼寇中多有妖术,怕三军在这方面吃亏,主动请命跟随大军出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