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回 林伯清:真特娘的解气(1/3)
赵东俊忽然想到了什么,忽然在办公桌上翻找起来,很快一份泛黄的报纸被他拿在手上,那是上一届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江苏松江县引发欧洲风靡的消息,当时引发热议的就是这种镂空喷花印花布。
难道说大华不光研究出印制花布,还顺带研发出只有松江县才知道的镂空花布的配方了?
“老王,你看看,要是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五毛钱一尺根本不贵,要知道他们当时赚得可是英镑和美刀啊!”
老王小心翼翼拿起那份报纸看了起来,对应自己获得的消息,还真是有些相似。
“大掌柜,好像我看到的那种镂空的花样比这报纸上登出来的还要漂亮。买的多数都是达官显贵家的,那些人不缺钱,但是攀比之风剧烈。”
“老王,你给我把这封电报送去青岛,我想有必要亲自去大华见识一下了。”
“大掌柜,三掌柜挖回来的那位李先生,怎么处理?”
“就他那点水平,还要这么高的工钱,给他一笔遣散费,让他走!”
就看他调配的比例,还不如自己呢!
栈桥牌济南也有看到,就那乌漆灶光的颜色,还敢说赢过大华,做梦呢?
真当他们三元赵家都是酒囊饭袋还是怎么的?
赵东初失踪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被济南六合的外庄掌柜传递回了上海。
林祥荣看到电报的时候,也是大为吃惊。
两个人在京师大学堂就是好友,毕业后还是经常保持联系的,当初设立济南外庄的时候也是赵东初给予了帮助,找到间不错的门市部,才能比上海的同仁更早的占据这个市场。
周经理在电报里还提到了青岛大华的花布,只不过他避重就轻,没提那些六合没有的模板,只说济南的苗家介入了,询问林伯清这位实际老板的意思。
“祥荣啊!你觉得这位周经理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爸爸,会不会是苗家参与到了这个青岛大华里头去了?要知道桓台苗家的体量虽然没法跟我们林家直接掰手腕,但是要是他们也进入了染织行业,济南的外庄压力就大了。”
“你能够想到这一点就很好啊!回了他,让他静观其变,不要有个风吹草动都自乱手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