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入场(2/3)
在几个邻居都是和蔼可亲的,听闻她家小子不过十四岁的年纪就考中秀才,如今十五岁上就参加乡试去了。都纷纷说:“若是令公子考中了举人,可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啊。”这样年轻的秀才,便是这科未中,也是颇有前途的,又见林家母女两个言谈大方举止不俗,因此众人都有交好之心。
如此,等把几个邻居家都串完了,乡试也就考完了。两人从考场上回来后,沐浴盥洗之后便都倒在床上睡了。林母有当初丈夫科举的经验,因此也没有过分担心,只是命刘嫂熬了一锅清鸡汤放在那。两人什么时候饿了,下碗挂面吃便是。
待两人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晌午了。略作休养之后,李文博就告辞归家了。已经叨扰人家这么久了,现在都考完试了,他是没有脸皮再继续呆下去了。
在等待出榜这期间,太后娘娘的千秋过了。太后年轻时也是个琴棋书画样样出色的才女,要不也不会被聘为当时的太子妃。如今见了这双面绣的《瑞鹤图》便很是喜欢,单论绣工深厚悠然定然是比不上那些积年的御用绣娘。但是她的刺绣胜在设色淡雅、布局大气、针法灵活,没有职业绣娘的那股子匠气。太后笑着点点头:“哀家许久没见到这么可心的绣图了,不错,有灵气。”又问是谁绣的。方心素一一答了。太后听闻是原先救过方心素的那个丫头,因此便又赞了两句,又说了一句“厚赏”。她身边的女官见太后盛赞此人,又知此人是乐安郡主推荐的,便斟酌着加了几分赏赐。
这么些年的千秋,太后少有遇到这样可心礼物的时候,因此对方心素更多了几分喜爱。虽然朝堂内外不少人整日里揣度着她的心思,想借着讨好她来讨好皇帝。但是真心才能换真心,一味的妄自揣测,看到的只能是表面上的东西。
皇帝见太后喜欢,也跟着说了一句“赏”。自有内侍前去斟酌着处理。
因此最后悠然收到的赏赐便十分厚重了:太后赏的是金银项圈各一个、宫缎四匹、沉香珠两串、宫制的金银锞子各两对。皇帝命人赏了金锭一对、银锭一对、绸缎四匹。皇后见两位大boss都赏了此人,也跟风赏了上等宫扇两柄、锦缎两匹、金银锞各一对。方心素派人将这些东西都给她送了过来,因着都是御赐之物,点明是给悠然的。因此悠然毫不客气的将它们都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