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中小太尉(5/7)
大成人便成为我大宋的一代名臣。岂不是由小男孩变成男子汉了。”种师道笑道:“这故事,老夫给浩儿和溪儿讲得多了,他们早已滚瓜烂熟。”种浩、种溪点了点头。尹氏道:“我可知道,有些人小时候聪明,长大成人也聪明,比如司马光。可也不尽然,王安石不是有篇文章叫做《伤仲永》么?”种溪道:“娘,我知道这个故事,还倒背如流,眼下我顺背一番。”随即朗诵开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扁头道:“这故事不错,俺觉得,有句话恰如其缝。”阿长心知肚明,不等扁头,便抢先脱口而出,道:“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扁头气呼呼的,翻个白眼。阿长却不睬,依然我行我素,得意洋洋的晃着脑袋。扁头愈加气恼轻轻的哼了一声。种浩见他二人如此,乐个不住,伸手笑道:“此乃《世说新语》里的故事,我昨日还看过,正是太也巧了,看了什么,眼下便说到什么。可见这读书大有用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种溪道:“哥哥别东拉西扯了,阿长哥哥在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你废话连篇做什么。我知道,阿长哥哥说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姚平仲笑道:“一派胡言,种溪你真会开玩笑。你还说你哥哥废话连篇,你这又算什么。莫非是张冠李戴,胡诌八扯?”种溪指着姚平仲,笑道:“交友不慎,如之奈何?做兄弟要两肋插刀,你小子倒好,帮着我哥哥说话,气煞我也。”便朝姚平仲的胳膊捏了一下。姚平仲呲牙咧嘴,假装痛苦万分,又笑了笑。
二人自小如此,在一起玩耍到大,当年一同光着屁股跳到渭水里玩耍,故而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种师道夫妇早已见怪不怪了。种浩也习以为常,自不必说。
张明远道:“听说孔融可是孔夫子的后人。”费无极道:“种溪眼下可厉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