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州桥明月(4/6)
道:“后来如何?”饶有兴致的看向种师道。“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儋州。在我大宋,如若放逐此地只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罢了。当今皇上即位后,苏东坡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东坡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苏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说到这里,不觉仰天长叹。
张明远等人也感慨万千,不觉黯然神伤。原来苏东坡去世之际,便是张明远和费无极离开终南山地宫之时。种师道黯然神伤,张明远和费无极自然也心领神会,毕竟当年师父李长安也曾对他们提及过苏东坡的许多故事。张明远应声道:“我知道苏东坡给自己写了一首挽联,算是自画像了。”随即吟诵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听了张明远的话语,种师道早已眼里含泪,低下头去。种浩和种溪面面相觑,一同安慰再三,也是黯然神伤。费无极见状,瞪了一眼张明远,埋怨他又惹干爹伤心难过了。三人便劝慰种师道,可种师道居然止不住泪流满面。
种溪见状,赶忙转移话题,叹道:“爹爹,苏东坡可是一个孩子气的人,爹爹该为他高兴才是。”
“是啊,人生苦痛,只因不读苏东坡。老夫是想起自己的历历往事,也是官场不得志,故而触景伤情。你们不必劝慰,我好了。溪儿,明日为父要到蔡太师府上,你要不要一同前往?浩儿与明远、无极就不必去了。”种师道看向种溪。
张明远等人愣了愣,瞠目结舌。种浩问道:“爹爹,为何不让我去?”张明远、费无极也纳闷之余看向种师道。
种师道笑道:“其一,蔡太师是书画大家,溪儿与他有的聊。其二,浩儿与明远、无极,如今年轻气盛,就怕你们言多必失。如若得罪蔡太师,恐怕不合时宜。老夫已然得罪过蔡京和童贯。此番蔡京不计前嫌,不知所谓何事,要宴请老夫,但愿此非鸿门宴。”种浩道:“原来如此,我不见他也罢。他的书法虽说名扬天下,可此人老谋深算,令人不耻。”
见张明远等人心灰意冷,低下头去,种师道笑道:“方才不过戏言,你们此番要经风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