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石庙疑云(十)(2/3)
便不顾劝阻,偷偷地从寺里跑了出去,想要去寻找我师父。不料却因连日未曾进食而体力不支,晕倒在了半路上。了悟大师带人在一路寻我,终于在我快要死之前找到了我。回到寺里,他神情严肃地,把这个交给了我。”
南亦欢拍了拍他的剑鞘,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哀伤。
夕阳已慢慢沉入远方的山峦中,天边的晚霞也渐渐消散,褪去鲜艳的橙红,慢慢变成一片温柔的红色。
南亦欢语气伤感地继续说道:“了悟大师说,师父已经完成了他要完成的事,没有任何遗憾。他走的时候十分安详,只交代了将此剑留给我,嘱我好好练功,让我好好生活,不要去追问他的事。最后,竟然连他的墓,我也不曾得见。”
“我从八岁开始跟随师父,他如同我的父亲一样抚养我长大,教我武功,待我如亲子般疼爱。小时候没有名字,但我知道自己姓南,师父说,就算生活很难,也希望我能保持欢笑,故给我取了南亦欢这个名字。师父走后,我无法接受师父离开的事实,连续多日茶饭不思,甚至想过寻死。是了悟大师,陪伴我走过这段最艰难的过往。他为师傅诵经,为我开解,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南亦欢像是打开了记忆的口袋,将这段往事呈现在宋时予和元宵的面前。
对于了悟大师之死,他的感受和两人不尽相同。此时,他的内心充满了难过和遗憾,只好久久地坐在了悟大师的墓前,静静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没想到一向乐观的南亦欢,竟然也有着一段如此悲伤的记忆,宋时予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他看着南亦欢神情落寞的模样,宽慰道:“佛经有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了悟大师这一生做善事、弘佛法,受人爱戴,功德圆满。我想,他的人生已无憾事,你不必太难过。”
一旁的元宵一直没有说话,只传来抽泣的声音。宋时予转头看去,发现元宵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一阵沉默之后,夕阳早已隐去了踪影,晚霞也已消散殆尽,天边是一片无边的黑暗。
南亦欢似是收起了伤感,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伸手去拉元宵,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道:“快点起来,再晚些回去,就没饭吃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