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长津湖——下碣隅里之战(一)(1/3)
1950年11月24日,cx战争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lhg军发起了所谓的“总攻势”,这是一场旨在打破战场僵局、实现战略目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东部战线,米第10军作为联军的主力部队,集结了精锐的米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米国陆军第7师和第3师,沿着咸兴至长津的公路挺进,其战略意图是通过北上迂回江界,从侧翼威胁华夏志愿军在西部战线的主要兵力,以期达到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效果,并为西线敌军的主攻创造有利条件。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华夏人民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准备予以坚决反击。11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发起第二次战役,这是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一次战役。位于东线的志愿军第9兵团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任务,即在严酷的冬季条件下,于长津湖地区围歼米第10军的前进部队。
长津湖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由于山势陡峭,道路狭窄,敌人很难通过这一地区进行进攻或撤退。
然而,由于该地区人烟稀少,补给线也相对薄弱,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长津湖地区,战场环境异常险恶。山脉的陡峭和道路的狭窄使得战斗行动变得异常艰难。敌军可能会利用这些地形优势来设置伏击和阻击,给进攻方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茂密的林木也为敌人提供了隐蔽和伪装的条件,使得侦察和情报收集变得更加困难。
尤其是到了冬季。山峦起伏,海拔高度加上接近西伯利亚的地理因素,使得这一地带冬季温度骤降,经常出现零下三十多度甚至更低的气温。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湖泊和河流迅速冰封。
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限制了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活动。居民点分散且数量极少,多集中在较为温和的季节才有短暂的居住。长津湖战役期间,这种荒凉的的景象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战场场面。同时也加剧了作战双方在物资补给、伤员救护等方面的困难。
严寒和崎岖的地形相结合,对军事行动构成了巨大障碍,无论是行军、埋伏还是直接交火,都需要士兵们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适应能力。
米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1师,是鹰酱一支历史悠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