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京营(下)(3/4)
与军中老卒相比,就连腾骧四卫刚刚招募的那些青壮都远远不如。
回禀陛下,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代掌京营的泰宁侯陈良弼先是与身旁张维贤交换了一个眼神,待得到其肯定回答之后,方才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说道:今日京营士卒,除却各处戍卫外,实到十万有余
京营满编四十万,虽说在土木堡之战过后,户部和兵部便渐渐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欠军饷,至于按照兵册的半数发饷,但京营也当有士卒二十万。
只可惜在诸多勋贵及军中将校的运筹帷幄之下,京营士卒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万人。
此时校场中多出来的士卒,自然是京中勋贵于市井或乡野间,临时招募的青皮无赖及庄户百姓。
呵,差了一半呐。闻声,朱由校也没有戳破校场中士卒的虚实,只是皮笑肉不笑的感慨道。
此话一出,窸窸窣窣私语声不断的勋贵们便是身形一滞,随即脸色便是有些隐晦不定,眼神也隐隐有些不满。
这京营积弊百余年,落得如今这般境地,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但年轻天子却是直接点破问题关键所在,着实令人难堪。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呐。近乎于下意识的,便有勋贵出声辩解:兵部和户部克扣军饷,我等也是束手无策呐。
此时校场中的四五万士卒虽说是临时招募而来,但前后也花了几百两银子,这可是他们自掏腰包的。
但瞧天子这架势,好似仍不满意,甚至还出言讥讽他们。
陛下明鉴,户部不发饷,我等实在是无力为继。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是心中有愧的勋贵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先后出声。
瞧其面红耳赤的模样,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诸位卿家所言甚是,是朕考虑不周。正当抚宁侯朱国弼心中暗喜,腹诽天子自讨苦吃的时候,便听得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在其耳畔旁炸响。
旋即,不待周遭的勋贵们有所反应,年轻天子便摆了摆手,斩钉截铁的说道:朕会传旨兵部及御马监,重新对京营士卒登记造册,并核查营中士卒虚实。
凡老弱病残或劣迹斑斑者,一律清退,按照宫中禁军的标准发放路费。
京营所缺军饷,朕也会由内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