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经略进京(上)(2/3)
述职的封疆大吏。
昨日抵达京师之后,他通过锦衣卫及东厂的\"军报\",第一次详细知晓了\"通敌案\"的前因后果,心中在义愤填膺的同时却又充满了激动。
他麾下的将士们为了后方的稳定,为了收复辽东故土舍生忘死,与建州女真所缠斗;但在后方,却有诸如范永斗这等数典忘祖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给建奴当狗,暗中啃食着大明的国本。
不过多亏了天子乾纲独断,以雷霆手段将张家口堡八大晋商一网打尽,此举对于不善成产的建奴而言,无异于断掉了一根臂膀。
反观他们辽东将士,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与昔日的\"残兵败将\"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先帝及天子又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连发内帑犒赏九边将士,如今辽镇将士们上下一心,士气高昂,时刻为开春之后的\"大战\"所准备着。
\"经略,差不多了,别耽误了时辰\"耳畔旁响起的轻呼声将熊廷弼于沉思中唤醒。
抬头瞧了瞧头顶的日头,这位在万历皇帝病榻前被临危受命的辽东经略便是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巍峨的皇城脚下,身着绯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已是等候多时,身后还跟着不少随侍宦官及大内侍卫。
\"敢问可是熊经略当面?\"远远瞧见熊廷弼等人大步朝着宫门所在方向而来的时候,司礼监掌印便是主动迎了上去,略有些激动的问道。
虽说昔日万历皇帝在世的时候,被其视为\"大明肱骨\"的熊廷弼曾多次入宫觐见,但他彼时仅仅是太子朱常洛身旁的贴身大伴,自是无缘得见这位劳苦功高的封疆大吏。
\"下官正是\"熊廷弼虽是为人孤傲,长期于辽东任职,且不善于婀娜奉承,但也清楚眼前老太监身上的绯袍意味着什么,自是不敢托大。
\"熊大人一路辛苦,奴婢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奉圣谕在此等候您多时了\"听闻眼前这中年员外便是大名鼎鼎的辽东经略,王安脸上的笑意更甚,神情很是激动。
他自幼进宫,因为深受陈矩及冯保两位宫中大裆的影响,一向敬重读书人,尤其是似熊廷弼这等为大明呕心沥血的能臣干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