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两国之事,非一家之言(3/6)
泄洪大闸快被淹没,此时诸位有两个选择,一为开左边闸门,二为开右边闸门,左是万里良田,右是百口人家,诸位如何选择?请以国家思辨答题。”
“又是这种怪题!这哪里有什么答案!不就是你母亲与父亲同时掉河了,你救谁?”
“下三滥!”
一个太学学子站了起来,“国家自是以民为先。良田没了,疏通水渠,还可恢复。人没了却不可再生。”
徐宁闻言,嗤笑一声,“太学,大齐上下最高学府竟然连万亩良田被毁意味着什么都不知吗?——万亩,那是上万人的口粮,没有这口粮,不知又会饿死多少人呢?”
“竟是如此无知!”
另一人站起来道:“那便选万亩良田!救更多的人!”
徐宁却又是一声嗤笑,“既然都有洪涝发生了,又怎知会有好气候,好收成?你们是要拿未知赌人命吗?难道大齐学子除了无知便只有狭隘的思想了吗?”
“欺人太甚!怎么说,都是否定,他还问个屁啊!”
“答案在他手里,怎么说都是错,还怎么答?”
萧阙见众人愤愤不平却又无法回答的模样,笑得猖狂,“倒是想过要费一番功夫,却不想大齐竟无一人可用。哈哈……若没有人能答下来,这万匹苏绣,本王便却之不恭了!”
这丑恶的嘴脸,看得众人牙都要咬碎了。威胁加下三滥,东隐的威势,他们还真是见识了!
江晏栖此刻终于开口了,清沉的嗓音一下温凝了众人的心,“不知,晏栖可能解此题?”
“这就是什么大齐的女先生?——本王倒是要看看大齐还有什么搬弄不出来的。”
此话虽是羞辱,却算默许了江晏栖的话。
江晏栖站起身来,看着半倚着神色慵懒猖獗的萧阙,平静的嗓音中多了两分压在青山下的冷芒,“晏栖认为此题其实有三个选择,但实际上殊途同归罢了。”
萧阙微微挑眉,也不拿这当回事,只是好整以暇,“三个选择?”
江晏栖只淡淡瞥了一眼问道台上的徐宁,便直视了萧阙。冷清沉凝的柳叶眸下似隐藏着暗流的深渊,一眼便让人如怀寒冰,“一择人,虽失物储,却可聚民心。古有战胜于朝廷,若以大齐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