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8/32)
?此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是其他净土世界所没有的。是哪十种善法呢?一是以布施济度贫穷,二是以清净戒摄化毁禁犯戒的行为,三是以忍辱心化除嗔恚之心,四是以精进修行克服懈怠,五是以禅定止息乱意,六是以智慧摄化愚痴,七是以说消除灾难的法门解除众生的八种苦难,八是以大乘法度化小乘众,九是以慈善心性救度那些缺德者,十是常以四摄法成就一切众生,这就是此娑婆世界的十种善法。”
众香国来的菩萨说:“菩萨必须用哪些法门,在此世界修行度众生,才能做到无所遗憾,并使众生都往生净土呢?”
维摩诘居士说:“菩萨必须用八种法门在此世界修行度众生,才能做到无所遗憾,并让众生都往生净土。是哪八种法门呢?一是饶益一切众生而不期望回报;二是能够代替一切众生承受种种苦难,所做功德都回向布施给众生;三是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处处表现得谦恭自在;四是视诸菩萨如佛陀;五是自己所未曾听闻的佛经,听到时不产生怀疑;六是不与声闻等小乘法相冲突;七是不嫉妒别人供养之丰盛,不炫耀自己的功德利益,不断调伏自己的心念;八是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老是去议论指责别人的短处,一心一意地去做各种功德善行。这就是此间菩萨当修之八种法门。”
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在谈论这些佛法的过程中,与会的百千位天人都萌发了无上道心,有数以万计的菩萨获得证悟诸法不生不灭的无上智慧。
菩萨行品第十一
原典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着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1,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