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小六智避知府,捕快误解演偶遇(1/3)
李小六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没想到钱知府会亲自来运赋税的银两。这下可麻烦了,如果钱知府发现李小六冒名顶替的端倪,恐怕大仇未报,自己脑袋先落地当球踢了。
李小六拉着梁三贵慌忙走进了内堂,然后小声说道:“老梁,我明天正好要亲自去调查那药材劫案,恐怕无法亲自迎接支付大人了。这里有100两银子,你代我准备些酒水饭菜和礼物送给知府大人就行了。”
梁三贵一听,慌忙摆手说道:“赵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您为朝廷立下这么大的功绩,理应接受朝廷的嘉奖,这次知府大人的公函里面还特地说了要亲自给赵大人颁个牌匾,您若是不在,恐怕抹了知府大人的脸面。这万万不可!”
“嗨!你说这事怎么都挤到一起来了呢!”李小六喃喃自语说道,接着他想了一下,故意无奈的说道:“老梁,你有所不知,那药材劫案牵扯甚广,我若不亲自去查,恐怕难以水落石出。至于知府大人除了你替我准备一份厚礼之外,我再写封信说明情况,你一并交给知府大人,我相信他会理解的。”
梁三贵见李小六态度坚决,知道无法再劝,只得答应道:“那好吧,大人,我这就去准备。”
直到梁三贵离开之后,李小六这才稍稍安下心来,他脑子飞快转着,看如何写封信才能把这件事情给敷衍过去。
李小六回到书案前,沉思片刻,然后提笔蘸墨,开始写信。他知道,这封信不仅要表达自己对钱知府的尊敬和感激,还要说明自己无法亲自迎接的原因,并且不能让钱知府起疑。
他这样写道:
“钱知府大人尊鉴:
下官赵翰林顿首拜。
蒙大人亲临敝邑,本应恭迎,然药材劫案突发,案情错综,下官不敢辞其咎,故不得不亲赴现场,以求速破此案,保我临溪县百姓之安宁。
未能亲迎大人,下官深感愧疚。特命梁三贵代为备礼,聊表敬意。望大人海涵,恕下官不恭之罪。
下官在查案中,已窥见端倪,料此案不日可破。待案情大白,下官定当亲赴大人驾前,禀报详情。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望大人旅途平安,福体康健。
赵翰林谨上。”
李小六将信写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