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精打细算过日子(2/3)
这纳鞋底是个简单活计,也无需动脑子,而且她的力气大,自己完全干得来。
这个时代没有塑胶制品,人们穿的鞋子都是千层底,富贵人家的鞋子可能会有别的防水加工,可这些安羽宁却都不懂。
想着出了孝,自己就要北上去看看,这几千里的路途费的就是鞋子,与其将来去花钱买,眼下自己有时间还不如多纳些鞋底,多做几双鞋子。
不为别的,省钱呀!
妥帖的收好东西,再出门来的安羽宁,抬头看看已经开始偏西的太阳,转而迈步往厨房走。
以前爷爷在的时候,虽然老人家脾气是怪了些,人是冷了些,还从来也不愿意多跟自己说话,可毕竟两个人吃饭也有个伴不是
不像现在,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每每吃饭的时候她都觉得孤单,那是一种冷到了骨子里的凉,她害怕这种感觉。
安羽宁查看厨房里的东西,一边翻捡存粮,安羽宁一边叹气。
以前她不是这样的,自从爷爷走后,她发现自己叹气的次数与日增多不算,眼下连吃饭都打不起精神来,这样不好。
家里还剩下半翁大米,并小半袋的面粉,杂粮如粟米、糜子、各种豆子都有一些,除此之外后院还有没长成的蔬菜可以随吃随摘,再来就是这几日自己腌制的咸菜,还有晾晒的干菜了。
一个人吃饭很简单,安羽宁也不打算烧菜了,舀了一杯米淘洗干净,从碗柜下翻找出来了个小砂锅,把洗干净的米倒进去,加水盖上盖子,就架在灶台上最小的那口灶眼上,安羽宁麻溜的点火煮饭。
趁着饭没开的空档,安羽宁转到后院的小菜地,揪了一个大茄子回厨房,把茄子洗吧洗吧干净,放在案板上切成了手指头长的长粗条,用水泡了泡后,那边的饭也开了。
安羽宁撤销灶眼里的柴,让灶上砂锅里头的饭慢慢收干米汤,等米汤干了以后,安羽宁拿了个勺子,把砂锅边缘的米饭往中间拢,等到形成一个小山包的模样,安羽宁拿了只筷子在上头戳了几个孔,最后才把沥干水的茄子,平铺在了米饭山上。
盖上盖子,安羽宁转到灶台后,看了看灶孔里头的炭火,见火力还不错,她便不再去管,转回灶台前,踩着碗柜底端的格愣,扒着碗柜的边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