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送上门的紧缺人才(3/4)
阮青跟李尘客气了几句,便接过银票,留下他们的住址。这才带着几个兄弟上船走了。
徐巧云看到阮青几人离开,她才不解的看向李尘。
“你们青龙寨那穷地方,大家连饭都吃不饱,你包他们这么多船有什么用?”
李尘瞥徐巧云一眼。
“你说的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啦!
现在我们青龙寨可不比从前。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铁匠铺。虽然目前只有两个炉子,但是很快就会扩大到十个炉子。
另外,我们还有上百名女织工,每天光光布匹的产量,便可以达到十几匹。
按我的计划,三个月以后,我们女工的人数便能达到五百人。
到时候,我们青龙寨一天就能产出上百匹布,成为整个东川最大的织布坊。”
由于李尘这边的织布坊里用的织机,都是带脚踏的新式织机,比一般的织布机效率能高出五六倍。
就算他们的女工因为不熟练,产量稍低,那也能达到普通织布坊女工产量的三倍。
李尘的五百人织布坊,就相当于别人一千五百人的织布坊产量。这样的织布坊,别说是在东川,就算是在整个大楚,都找不到第二家。
徐巧云因为这几天一直被关在竹楼里,她也不知道李尘这些天给青龙寨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徐巧云对李尘这话根本不信。还当李尘只是吹牛。
李尘见徐巧云不信,拿出一张青龙寨的规划图。
虽然这个规划图上还只是画了几分之一,但徐巧云看了这张图,还是吃惊不小。
“你这图上的东西要想实现,至少要投入几十万两银子。你真的打算在青龙寨投这么多钱?
你又哪来这么多银子?”
李尘笑起来。
“想要一下子搞到几十万两银子,确实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先投个一万两,搞小范围的生产。等产品做出来,卖出去赚了钱,再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扩大产能。
这样,用不上一年,我这张图上的几家工厂便能建起来了。
现在我们最大的难题不在银子,而是在人才上面。想要实现这个图上的规划,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木匠、铁匠、石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