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3/10)
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雪莱的岳父。(50页)
26 撒旦(satan):《圣经》中所说的恶魔。许多诗人把他用作反叛者的形象。(51页)
27 《致尼罗河》是雪莱与济慈、李·亨特比赛诗艺而写的,其他二人也都写了一首同样题目的十四行诗。(57页)
28 卡斯尔累(robert castlereagh,1769——1822):臭名昭著的英国外交大臣,与当时爱尔兰、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坚决为敌。(73页)
29 阿尔比温(albion):英国的古称。(73页)
30 她,指英国;她的儿女,英国人民。(73页)
31 七、八两节是诗人忿激的反话,实际上是号召劳动人民起来斗争。(77页)
32 两个政治人物:即当时英国政客息德马司(sidouth)和卡斯尔累。(78页)
33 指1760年至1820年统治英国的国王乔治三世。他在位最后十年,由他的长子(即后来的乔治四世)做摄政王。(83页)
34 妹妹:指春天的东风。(86页)
35 雪莱把天与海比作巨树、云比作落叶。(87页)
36 美娜德(aenad):疯女郎,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侍女。(87页)
37 贝宜湾(baiae):意大利那不勒斯湾西部名称。(88页)
38 意为童年时代幻想能够随风遨游太空。(89页)
39 西风以树丛当作弦琴,奏出音乐。(90页)
40 雪莱于1820年5月8日写给吉斯本夫人的信中说:“寄上评论诗人们的一首小诗,这诗本身就是替华兹渥斯作的剖白。”注家罗色蒂认为指的就是这一首诗。(91页)
41 “一个更辉煌的星座养育的孩子”及下行“从月亮之外的天国飞来的灵魂”,均指诗人们。(92页)
42 据注家意见,1819年6月,雪莱的儿子威廉不幸在意大利夭折,雪莱夫人伤痛不堪,此诗和下一首同样题目的短诗都是因此而作的。(95页)
43 当时雪莱夫妇同在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