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抄卷第七(8/12)
经第十八云。彼等众生处花胎中○于五百岁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彼等于中不生欣乐。不能出现。修习善法。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双观经义疏下云(法位)彼胎生者。虽有七宝宫殿有妙色声等不以为乐。但以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之为苦。若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未识罪悔过耳。
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经云饭食经行(文)然者实有食想欤(六)
阿弥陀经疏(基云)问。四食中彼有何食。答。彼有段食。然竟不食。见色闻香。意以为自然饱足。无所味着。讫化(生时)至自来故。无量寿经云。彼欲食时七宝钵器自在前。百味饭食湛然盈满。若清净觉经。欲食时有自然起。彼云。月及叠以为座。食者坐之。诸菩萨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不少。自然平等。亦不以义故喜食。何故此二经不同。答。有食不食。食者食之故不多不少。食者见之便足。此即形相土也。第一义土。即净名经云。甘露法内食解脱味为浆。同经疏云(元晓)彼净土食有二种。一者内食。如此犹说(私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二者外食。如余经。两卷云。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为味饭食自然盈满。虽有是食而无食者。但见闻香以意为食。今此经言饭食经行者。文相令于受用外食(文)。
无量寿经上云。彼佛国王○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饭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同经连义述文赞中云。唯言见色闻香。即知彼土味触非食。不齐咽故。有说色不离食。故云见色体即三么耶也。既不受用如时味触可在食故。平等觉经上云。佛言。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食时则自然七宝机。自然劫波育。自然罽叠。以为生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皆生已前悉有自然七宝钵。中皆有自然百味饭食。饭食者亦不类世间饭食之味也。亦复非天上饭食之味也。此百味饭食者。都为八方上下众自然之饭食中。精味甚香美无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饭食自在所欲得味聒(徒兼反)酢钵自在所欲得○诸菩萨阿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自然平等。诸菩萨阿罗汉食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