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飞灯 下(2/3)
过这种情形,今日,在大匠杨肖身上,他反倒看到了这种纯粹性。
这种纯粹性就算是在军火天才公输班身上也没有见过。
所以对于杨肖现在的状态,熊章不仅不让工正前去破坏,还真蹲在杨肖面前认真的聆听起来。
少府令工正和禁卫军将军宋武等几人见状也都只能围了过来,充当学生。
不知道杨肖从哪里取出了一块木制模型,在球囊两侧加装可活动的轻薄翼帆,并解释道:
“臣以前想过此帆以竹为骨,蒙以轻纱,可借风力调整方向,若遇侧风,帆面斜展,可推球斜行;若需逆风,则收帆减阻,再以火势强升,借高空反风向气流迂回,只是这是臣下一步的实验方向,对于这风帆到底有没有用,臣还没有来得及实验” 。
楚王熊章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虽然身处于这个时代,但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知识的人,对于热气球的原理和操作方式并不陌生。
他深知近代热气球的控制主要依靠风帆,就如同海船上的风帆一般,通过巧妙地利用风力来实现飞行方向的调整。
于是,熊章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么,此帆是否可以由篮中的甲士来操控呢?”
杨肖见状,连忙点头回应道:“微臣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
接着,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设想:“在这篮子的侧面增设绞盘和绳索,甲士们可以通过摇动绞盘的手柄来调整风帆的角度,从而达到控制热气球飞行方向的目的。这样一来,便无需再依赖地面的牵拉,使得热气球的操控更加灵活自如。”
之后大匠杨肖又指向铜炉:“之前我们是使用炭火,但是炭火容易熄灭,火力也不均,后来臣改用桐油燃烧,但桐油的火势有些过于旺盛,且燃烧也快,限制了飞灯升空的持久性,所以臣现在想要将炉分作三格,主炉用桐油供热,副炉储炭备用,尾炉通烟助燃,另设陶制风箱,由篮中甲士鼓风助火,如此火力可控,升降更稳。”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熊章饶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在材料上,这锦缎虽轻,但容易焚烧,且价格贵”,说着,杨肖又从袖中取出一块麻布,表面涂着暗褐色胶泥,“此乃‘火浣布’,以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