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2/3)
中所存无几,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及僧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五万七千馀人,城外死者三万五千馀人。此役过后,川中再无一旗人也。”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前,满洲人口为一百零四万,另有汉军旗满洲人七十四万,然至威武三年后,各地仅存满洲人两万四千六百人,当中还有一支属于关宁军战斗序列的满洲人联队,该联队的兵员是三千人。余下的人中,仅有三百二十名满洲男丁,还是八岁以下的幼童,余者都是女子。也就是说,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满洲人口即下降了98,可以说,满洲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只能在北京城中的“满洲人博物馆”去一睹这个民族的风俗文化。而那七十几万汉军满洲人,人口也下降了一半,而活下来的这些汉军满洲人也被当做帝国的二等公民看待,不定期的就要承担繁重的劳役。二十年后,即永康四年,帝国人口统计署提交的报告表明,汉军满洲人已经从帝国的户籍上消失。
古北口大屠杀,“旗人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关宁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日昼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兵丁每遇一人,辄呼满狗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
桂林大屠杀,“在营者亦十余万,所食牛豕皆沸汤微集而已。饱食湿卧,自愿在营而死者,亦十七八。而先至之兵已各私载卤获连轲而下,所掠男女一并斤卖。其初有不愿死者,望城破或胜,庶几生还;至是知见掠转卖,长与乡里辞也,莫不悲号动天,奋身决赴。浮尸蔽江,天为厉霾。”
潮州大屠杀,“纵兵屠掠,旗人骸骨暴于荒野,无人敢拾捡”。
昆山知县陆光拒死不降,领绿营及乡兵抗拒关宁,城破遇害,其妻陆陈氏抱着三岁的儿子,欲跳井,被一关宁兵所执。“氏徒跣被发,解佩刀自破其面,……氏骂不绝口,至维亭挥刀剖腹而死。”
威武元年,关宁军实施南京屠满后,至无锡时,“舟中俱有旗人妇女,自扬州掠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