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10/41)
铺席,把从席孔间钻出的蚯蚓状食品放在金杯之中,请王后进食,再叫她吃树木状食物。诸事均按国王所说办理,王后的欲望遂得到满足。
一天,国王请教婆罗门,问王后有如此欲望将会有何结果?王后的老师阇罗那纪伐解道:“尊贵的国王,王后将为陛下生一位一切具足的王子。”国王听罢喜出望外。国王本来就是按照这位国师的指点来安排满足王后的欲望的。阇罗那纪伐是一位学识渊博具备成为罗汉一切条件的人物。他在迦叶佛时代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青年,后来找到一位讲授阿毗陀摩论藏的罗汉,并向讲诵十二处法 注 的罗汉修习法境,然后灭度进入仙国,享受仙福,直至释迦牟尼涅槃之时。释迦牟尼涅槃后他转世成为婆罗门的后裔,成年后又当了裸形外道,最后成了宾睹娑罗王后的老师。所以,他能告诉国王该怎样满足王后的欲望,而且知道此种欲望将要产生的结果。阇罗那纪伐认为有必要将此事向王后讲清楚,于是便来找王后。王后请他在上首落座,然后问道:“尊敬的老师,有何赐教?”阇罗那纪伐说:“此事在众多文武大臣面前仅向国王简要地讲了一下,现前来详告王后,请王后细听。未来的王子将是一位君王。足蹬日月,预示王子即位之后日月般南岛一切执伞君王将臣服在其脚下;吃食众星辰,预示王子将杀死同胞兄弟;吃食云彩,预示王子将废除形形色色的外道邪说,皈依佛法;吃食蚯蚓,预示他的权势将深及大地之下一由旬;吃食树木,预示他的权势将高及苍穹之上一由旬。请王后记牢,这些就是王后您的欲望将产生的结果。”王后听罢十分高兴,说道:“倘若一切均按恩师所言,定赐恩师乘坐黄金轿舆,并将恩师名讳题于金片之上敬拜。”
《缅甸大史》上只一般谈及王后的欲望得到满足,至于如何得到满足并无详细记述。又说,阇罗那纪伐在国王询问之下,把欲望将产生的结果详细解释一番。这与后来阿育王即位之后,向母后询问的情节先后是矛盾的。应看到王后的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有识之士,对应保密的事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中渲染的,只会略谈几句。而对王后,则会毫无保留地详加叙述的。此乃情理中事。
[1] 佛教名词,旧译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的十二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