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宋元(17/24)
实是宋元时代的社会,不是汉朝、魏晋时代。尽管窦天章赴考是去洛阳,而不去汴都或大都。像窦娥、蔡婆婆、赛卢医、桃杌太守、窦天章、张驴儿等这几个人物是宋元时代的人物。
蔡婆婆所放的高利贷,一年对本对利的。这是元代所通行的“斡脱钱”,又称“羊羔儿息”。高利贷的剥削使得贫者益贫,富者益富,是促使阶级尖锐对立的一个原因。这是迫害平民最厉害的东西。其次,加重人民灾难的是到处横行的贪官污吏。据《元史》载:“成宗大德时,七道奉使宣抚使罢赃官污吏万八千七十三人。顺宗时,苏天爵抚京畿,纠贪吏九百四十九人。”(见钱穆《国史大纲》下)又据史载,元大德七年,就有冤狱五千七百件之多。(《文学遗产》增刊一辑,李束丝《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时差不多无官不贪,包括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官吏,贪污成为风气。大德在元代还称作是开明兴盛的时期,尚且如此,其他可知。剧本中虽然没有正面攻击高利贷,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故事,自然可以看出高利贷剥削是一个罪恶因素。窦天章为了向蔡婆婆借债不能偿还,因此把女儿割舍了,送入死地;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几乎被勒死;财富和女色引起了不良之徒的觊觎,而最终断送了窦娥的性命。张驴儿父亲被错误地毒死,张驴儿以后被凌迟处死。这几个人的丧失生命直接、间接都和高利贷制度有关。至于贪官污吏,在元代更为普遍。在本案里,虽然没有写到桃杌受张驴儿贿赂,可是作者刻画桃杌太守云:“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寥寥几句话就知道,他不但是个糊涂官,而且是个贪官。糊涂——贪污——残酷,三位一体。在那个时代,贪官污吏普遍存在,冤狱不知道有多少,所以窦娥和桃杌等都有其典型的意义。屈打成招是常事,窦娥被打得“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天那,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呼天抢地,见不到光明,眼面前只有一片黑暗。窦娥愤怒呼喊道:“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些都是强烈的正面攻击贪官污吏的话。
通过窦娥这样一个善良可爱的女性所受到的种种不幸的遭遇,使我们认识到那个社会的本质。毫无疑问,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