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宋元(20/24)
喜爱的剧本,也是元剧中长篇巨型的剧本。
以作《西厢记》著名的王实甫,亦属于前期的元剧作家。《录鬼簿》著录王实甫次第第十,在马致远、吴昌龄后。但著“大都人”三字,不名官职及事迹。著录王作杂剧十四种,中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种。相传《西厢记》五本,有关作王续、王作关续之说。谓王作关续者,因《西厢记》传为王实甫的作品,而第五本文笔不类,较差,遂谓关汉卿所作。以为关作王续者,因关汉卿时代较前,故而又移作此说。按《录鬼簿》于关剧六十种左右之剧目内,无《西厢记》一种,所以《西厢记》部分为关作实无所据。《西厢记》应全属于王实甫名下,而王实甫之时代应与关汉卿相接而略后,假定与马致远同时,定为1240?——1320?相差应不远。
王作剧目存十四种,今存《西厢记》五本、《丽春堂》一种和《破窑记》一种。《芙蓉亭》《贩茶船》各有一折在《雍熙乐府》中保存。
《西厢记》的结构
《西厢记》采用五本杂剧相连而构成一个长篇巨制的剧本,在元人杂剧中是独一无二的。《西厢记》虽然是长篇剧本,但是与南戏或后来的传奇有别。《西厢记》整本二十折(或二十一折)皆用北曲,这二十折可以分划开来,是四折一楔子,合乎杂剧体例的五本。其中遵守着元杂剧的体例,而稍稍加以变化,有末本与旦本,及旦末合本。
第一本 楔子(老旦唱),一、二、三、四折皆张生唱————末本戏。
第二本第一折(旦唱),楔子(惠明唱),二折(红唱),三、四折(旦唱)。此本是莺、红分唱————旦本戏。
第三本 楔子(红唱),一、二、三、四折皆红娘唱————旦本戏。
第四本 楔子(红唱),一折(末),二折(红),三折(旦),四折(末),此本变化较多,莺、红、张生各有主唱之折————旦末合本戏。
第五本 楔子(末),一折(旦),二折(末),三折( 红),四折(末、红、末、旦、红)。此本亦是旦末合本,而更有变化,第四折以张生主唱,而插入旦、红分唱几支曲子。
《西厢记》整个剧本主要角色是张生、莺莺、红娘三人,其中张生主唱八折,莺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